甘肃省庆阳市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在抗疫期间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杀剂。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无色液体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2. “人间四月芳菲尽,河州五月牡丹红”。要使牡丹花红叶绿抗病虫害应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CO 3 B、NH4HCO3 C、 D、KNO3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4. 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用到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为C3H6N2 , 下列有关吡唑啉C3H6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是氧化物 B、吡唑啉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 C、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吡唑啉的化学式量为70g5. 甲、乙、丙、丁表示4种物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化学式和分子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化学式
NH3
Cl2
N2
?
分子微观示意图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丁的化学式为HClN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若17g甲参加反应,则生成丁的质量为14g6.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应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灭火方法模型 B、
原子结构模型 C、
空气组成模型 D、
物质分类模型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丁不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9. 证据和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反应10. 下列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C、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 D、
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二、填空题
-
11.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标出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3)、常温下液态金属为(4)、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的物质12. 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铝元素的质子数为 , 相对原子质量为。(2)、铝能制成电缆是利用了铝的(填“延展性”或“导电性”)。(3)、图乙表示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铜。(填“>”“<”或“=”)13. 化学与生活
齐家文化遗址是1924年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发现的。齐家文化大约距今4000多年,属于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期早期文化。(以下填字母序号)
(1)、下列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A、石块磨制石斧 B、取泥制坯 C、烧制陶器 D、冰雪融化(2)、“锅碗瓢盆”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A、石斧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3)、东乡手抓是广大群众喜爱的美食之一,羊肉富含下列营养素____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D、无机盐(4)、洗洁精可用来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5)、《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天然气燃烧的原理。三、综合题
-
14. 科技创新重在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九年级同学设计了以机器人为轮廓的物质转化关系图,已知: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其中A-F分别是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铁粉、纯碱、小苏打中的一种,其中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与D的物质类别相同,且B的组成元素种类比D少。请回答下列问题:(1)、F物质的俗称是。(2)、D物质的化学式是。(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15.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②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方程式。若用C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口进入(填“b”或“c”)。(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装置(填序号)除去杂质。D装置的作用是。(4)、如图F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说明CO2的性质是。四、科学探究题
-
16. 同学们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钠,及前面的金属能否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优优同学先取一定量的CuSO4溶液于烧杯中,再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并切割黄豆粒大小投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2Na+2H2O=2NaOH+H2↑
②Na2SO4溶液呈中性。
(1)、【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Na2SO4和NaOH、CuSO4
猜想四: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实验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成立
(3)、【拓展延伸】金属钠(填“能”或“不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五、计算题
-
17. 向30g氯化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75.8g,过滤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0g。计算:(1)、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