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6分)

  •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3)、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4)、 ,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 ,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
  • 2. 下面各组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炽热(zhì)   不缀劳作    为富不仁 B、诂责(jí)   篡改(cuàn)   藏污纳垢    筋疲力尽 C、妯娌(zhóu)  一绺(lǚ)    油光可鉴    正禁危坐 D、踱步(duó)   咆哮(xiào)  一以贯之    杳无消息
  •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揭示消息的要旨。 B、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C、李白,字太白,号六一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D、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4. 下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句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拟人) C、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比喻) D、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夸张)
  • 5.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C、《长征》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是一部报告文学,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可读性强。
  • 6. 名著阅读。

    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

    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置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这些武器都是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而在其他的中国军队中,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军费。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造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

    ……

    统计数字就说到这里,但是要了解中国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必须对他们的内在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有所了解,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结合选文概括。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了解到中国红军哪些“内在精神”?(写出三点)
  • 7. 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号外)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
    (2)、假设你是一名记者,在航天员出征前准备采访他们,你打算提哪两个问题呢?
    (3)、假设你是一名在现场观看发射的观众,你会有哪些感受?(写出两点)

二、阅读·感悟(54分)

  • 8.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黃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
    (2)、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绝巇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幸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满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郦道元《黄牛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虽乘御风     ②多趣味

    黄牛山下     ④人迹所绝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

    加以江湍纤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色如人负刀幸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4)、【甲】【乙】两文末尾都有引用的内容,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 10. 阅读法布尔《昆虫记》选段,回答问题。

    蝈蝈

    ①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颈、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②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③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选文介绍了有关蝈蝈的哪些内容?
    (2)、赏析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第③段中加点词“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 11. 阅读《“飞天”凌空》片段,回答问题。

    ①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②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③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④“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第④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1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绿秋

    曹化君

    ①门卫又换了保安。

    ②上个保安还没认太清,如果脱去工作装,如果出了小区门,就完全认不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差不多换了五六个了,比走马灯走得还快。

    ③都是自愿离开的。罪魁祸首是一个来小区捡拾破烂的老太太。

    ④她哪里是来小区捡破烂?是上班,比上班还勤,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来,一大早就来,围着垃圾车瞅,扒,翻,挑,认真耐心的劲儿仿佛有人将一枚钻戒掉进垃圾车,恰好被她看见。

    ⑤阳光漫进垃圾车的时候,小区的人陆续出动,恰逢她翻到高潮,垃圾们飞扬跋扈着,仿佛人侵占了它们的地盘似的,四仰八叉地卧在地面、甬路,呼呼冒着浊气与人对峙。

    ⑥有人实在受不住,对她说,请注意点儿公共卫生。她接到宣战书似的,严肃起面孔,调集全身气力,沉闷而很有气势地说,碍你啥事!仿佛再回嘴就要把对方生吞活剥了似的。那人就去找保安。

    ⑦保安警告她要注意公德,她不理。保安说再这样就不让你进小区了,她便低眉顺眼起来,连说好好好,注意公德。门卫很有成就感地转身走了,才走出去一两步,她可劲儿朝地上吐一口,该怎么飞扬还怎么飞扬,该怎么跋扈还怎么跋扈。

    ⑧保安再走过来时,脸色就不那么淡定了,说话的语气也硬邦起来。她若有所思地清清嗓子,突然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俩人就开始吵。她突然伸出比手臂长出几倍的铁钩子,挑起一撮垃圾抛向保安。

    ⑨保安向队长吐诉,队长脸一沉,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要你何用?下一个保安仍然搞不定这点儿小事,于是门卫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⑩小区人一肚子火气没处撒,便给她起了个外号,会说话的苍蝇。会说话的苍蝇和保安又吵起来了。会说话的苍蝇比母老虎还瘆人。会说话的苍蝇比会飞的苍蝇还可恨……

    ⑪新保安来后的第三天,我去门岗取件。他没话找话地说,听说有个老人每天来小区捡拾垃圾。心想,他定是初来乍到,想找人说说话儿,又不知道说什么。我应付一句转身朝门外走去,看见她,推着三轮往外走。我告诉保安,她就是你要打探的那个老人。

    ⑫话音未落,保安擦着我的衣角小跑出去,停在她面前,笑灿灿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她瞄他一眼,继续往前走。保安跟在她后面,挪移着,嘴唇不停地翁动着。

    ⑬她忽然转过脸来,望着他,表情软和和的。她忽然开启嘴唇和他说起什么。她忽然脸一沉,蹬上三轮走了。

    ⑭一天,经过垃圾车,顺手将手里的破纸箱丢进去,保安走过来说,以后像纸箱这类可回收的东西丢外面就行。这才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而且垃圾车的盖子总是盖得严实实的,再不用憋气或捂鼻孔了,地面、甬路也干干净净的。不禁佩服起他来,赶走了会说话的苍蝇,既顺了小区人的心,自己又平添一份收入。

    ⑮又一天,走到大门外那棵光秃秃的合欢树下,保安从玻璃窗里朝我招手。我走进门去,他指着桌上的一个纸箱说,大娘送来的,说是她家菜园里种的,送给大家尝尝鲜,并让我替她谢谢咱小区的人。

    ⑯大娘?谢小区的人?保安听到我的心声似的,笑说,就是来咱小区捡拾垃圾的那个老人,我给她说,小区的人看她那么大年纪了,商量好把能卖钱的东西放一起,让她每天晚上七八点钟来拿就行。

    ⑰伸手打开纸箱,翠碧的绿涌进眼睛,又从眼晴溢出来,看哪儿,都是簇新的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10期)

    (1)、仿照已有内容,把故事情节的高潮与结局补充出来。

    开端:老太太每日到小区翻垃圾,居民生活受扰;

    发展:老太太逼走保安,居民有火无处撒;

    高潮:

    结局:

    (2)、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写法。请选择一处,并说说其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太太这个人物形象。
    (5)、谈谈文章标题的丰富意蕴。

三、表达·交流(60分)

  • 13. 选择无处不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

    请以“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