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过关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6 类型:单元试卷

一、字词书写

  • 1. 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污涩       虐待       跼蹐缩缩       为罪潜逃
    (2)、班斓       丰腴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3)、感喟       料俏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4)、迷惘       窗棂       神彩奕奕       秾纤合度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有时蝴蝶ān xiánɡ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2)、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jìn ɡù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
    (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ɡ xià duàn yǔ ,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 xiānɡ jìnɡ tínɡ

二、选择题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B、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D、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三、基础知识综合

  • 7. 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不要将孩子____(囚禁   监禁   禁锢)在学校和家庭这简单的两点一线,让他们伏于枯zào乏味的狭小空间里。孩子在假期应该“走出去”,去看看丰富多彩的世界,傍晚去观看太阳从花园里收起它金色的余huī,清晨去感受树叶像棕色的蝴蝶____(安稳   安静   安详)地卧在大地的怀抱中……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伏( ) 枯zào( ) 收( ) 余huī( )

    (2)、结合语境,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后面小题。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____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____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 , 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家chù( ) ( )动 ( )乳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

四、综合性学习

  • 9. 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班级开展“狼”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成语积累】活动中,小黎同学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他。

    (2)、【连线主角】“狼”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李华同学根据《狼》一文,设计了一档连线节目,他连线了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狼,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李华:狼,从你们和屠户之间发生的那件事中,作者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悟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道理。你们是否在即将毙命的那一刻进行了反思,获得了些许启示呢?

    狼:

    (3)、【探究狼性】博洋同学搜集、展示了一组同学们不熟悉的有关“狼”的成语,请你阅读并写出探究结果。

    ①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③狼授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④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我探究的结果是: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百岁杨绛,一直都在读书。读过多少书,她自己也许都无法统计。杨家世代读书,藏书颇丰。作为名门之后,杨绛打一落地便被书香濡染。父亲在《申报》发表的评论一篇接一篇;母亲料理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阅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这样的生活环境,给杨绛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她不仅好读书,还能读好书。她在书山文海里游走,撷取智慧之珠,研磨成粉,敷之饮之,所以,自内而外,都浸淫着浓郁的书卷之气。

        杨绛与钱锺书的结合,也是两个大家族藏书智慧的融合。他们的涵养,是中国千年文化累积出的高峰,是中西文化交汇后聚合的海洋。且不说《围城》,就读杨绛的《我们仨》,你也不难品味到一代才女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便是细碎的生活琐事,你也能读出流淌其中的文化气韵。这样的文字,绝不是一个腹中空空的人所能杜撰出来的。随手拈来的经典诗文,嵌入自己的叙述语言中,自然妥帖,丝毫看不到书呆子写作时掉书袋的印痕。

        材料二 读经典的书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们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柳,雨中白莲,雪中红梅,暗香浮动。它们充满诗情画意,明丽纯粹;它们充满叩问深思,发人深省。真正的阅读能洗涤和提升灵魂。好的文字如同一幅水墨丹青,懂得留白之美,留给读者思考、回味的空间。

        好书,需要静静品读,慢慢欣赏。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就像一个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着急赶路的人。这样走马观花,只会错失沿途的许多美景。“快”字让阅读的美好感觉荡然无存。读得慢一点,等一等灵魂。

        材料三 司马光爱读书,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他的书房中,除了卧具和图书,还有一个奇特的枕头。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为此他还给这个枕头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节约时间,刻苦学习。

    (1)、阅读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同的人对读书有不同的理解。上面三则材料对读书有怎样的看法?
    (2)、相信你对读书也一定有自己的体会,请说一说你的看法。要求:中心明确。不少于100字。

五、语言表达

  • 11.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六、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最后一天

    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

    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 炭头一路上“嗬嗬嗬”地努力呼吸,直至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嗬嗬嗬”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

    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 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把小狗丢弃,可它自己循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揣在怀中,爸没辙。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真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

    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色纽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双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年一年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染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

    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愈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啊。

    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静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

    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鼎沸。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没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

    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的路。 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有在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伸长舌头蹑手蹑脚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唇狠狠地擦眼泪。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2)、读文中写女孩两次“狠狠地”的句子,从词语的运用方面做简要分析。
    (3)、文中三次出现了知了的叫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文中女孩的童年尚未结束,为什么文章题目时“童年的最后一天"?
  • 13. 阅读《猫》选段,回答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对“芙蓉鸟事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这是“我”认定第三只猫是凶手的依据。 B、“我”、妻子、张妈都一致认定第三只猫是凶手,大家一起找到猫,给了它惩戒。 C、找到“第三只猫”后,“我”发现第三只猫“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更“证实”了我对第三只猫是罪犯的判断。 D、事情的真相是:真正吃“芙蓉鸟”的凶手是一只“黑猫”。
    (2)、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我”得知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的悔恨与自责。 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得知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的悔恨与自责。 C、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了“我”得知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的悔恨与自责。 D、点明了主旨,在愧疚中自我反省,也是后文中“我家永不养猫”的原因。
    (3)、本文给人们的启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待人要公正,不能歧视和欺负弱小,要宽容大度,满怀善意地给弱小以帮助。 B、不能因为没有根据的揣测,妄下定论,误解他人。 C、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对待错误要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任何“罪犯”。 D、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