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兼有热带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大西洋 C、位于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D、境内有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
  • 2. 中国的饮食文化折射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饮招牌与所属省区的简称一致的(    )

    A、①—滇 B、②—闽 C、③—皖 D、④—陇
  • 3. 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
    A、壮族——广东 B、回族——宁夏 C、藏族——新疆 D、维吾尔族——内蒙古
  • 4.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漠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5. 下面是有关我国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顺口溜”,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云贵高原 B、秃山荒丘,川梁相间;沟谷纵横,地表破残——青藏高原 C、洼地罗列,山川相间;岩溶地表,结构奇巧——黄土高原 D、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内蒙古高原
  • 6. 读黄河干流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地上河”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2)、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 B、中游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坝 D、上游防洪抗灾
  • 7. 我国海南岛终年如夏,而黑龙江冬季漫长。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地势因素
  • 8. “铁马、四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以下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 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 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 D、北方交通以陆地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
  • 9. 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   

    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   

    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末爱国者林则徐的著名诗句,下列事件与林则徐有关的是(    )
    A、三元里抗英 B、金田起义 C、收复新疆 D、虎门销
  • 1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深远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B、西方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13. 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4.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某一事件”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5. 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个“苛刻的条约”指的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6.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注:指举办慈禧太后万寿庆典)”这副7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 17. 历史学习要明其因果与时序。下列历史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运动兴起 B、甲午战争战败→百日维新出现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新文化运动开始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红军长征
  • 18. “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日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由此可见,这次革命(    )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目标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9. 图片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 20. 下图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在某报纸上的漫画《靠不住》。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三从四德”在世界进步潮流中摇摇欲坠   

    ②抨击旧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

    ③妇女在新文化运动中获得了彻底解放   

    ④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21. 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22. “1921年,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这一“火种”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黄埔军校的创建 C、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南昌起义的发动
  • 23. 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取得的成果是(    )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
  • 24.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①发动南昌起义    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开展土地革命    ④进行辛亥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5.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B、井冈山会师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 26.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 27.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D、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 28. 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士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 29.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英勇战斗,以下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时间

    指挥官和战役战斗

    影响

    A

    1924年

    叶挺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孙传芳主力被消灭

    B

    1934年

    四渡赤水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

    1941年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

    1947年

    林彪指挥平津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A、A B、B C、C D、D
  • 30.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31.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及“兴国之梦”分别是(    )
    A、张謇   实业救国 B、康有为   变法图强 C、孙中山   创立民国 D、曾国藩   自强求富
  • 32. 仔细观察图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1是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②图2反映出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④图1、图2、图3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33.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春天的故事》 D、《我的中国心》
  • 34.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变法图强

二、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35. 近代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失败、鲜血中探索出一条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在中共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向西方学习】“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以俄为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走自己的路】“干革命没有根据地就立不稳脚跟。……现在,我们就是要上井冈山,去寻找一个立脚点,使队伍不散,红旗不倒。这样,我们这块小小的石头,就总有一天会甩出去,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泽东

    (1)、中国人针对“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而做出了哪两次探索?这两次反应在制度上的探索又有何差异?
    (2)、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是谁?列举当时中国以俄为师,学习俄国城市中心暴动斗争方式的史实两例。
    (3)、转向农村后,中共终于找到了一条使由国夫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
  • 36.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请结合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写出图2事件中成立的政府名称,该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何性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3这一场景得以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4)、图4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哪一战役?占领南京有何标志性意义?
  • 37. 回首百年党史,坚定前行之路。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其中几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请结合年代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1)、依据材料一中的年代尺,指出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相对应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
    (2)、“中国革命曾多次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但是中共凭借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请选择年代尺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论证。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认为中共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