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解放初期,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鼓励私人企业投入再生产 C、对国民经济方针进行调整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 2.   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率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军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陆军新编第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3.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八十多户农民争相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主要反映的信息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企业公私合营 C、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积极性高 D、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4. 这次的会议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九大
  • 5. 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6. “1954年9月,代表们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描述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7.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成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 8.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历史。中国建设道路探索的启示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相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助苏联的成功经验
  • 9.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的时代精神,“这个时期”是指(    )
    A、抗日战争时期节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 10.   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这说明当时国家在推行(    )
    A、土地改革 B、企业公私合营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1978年,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基础,改革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农村改革是指(    )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集中统一调度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撑。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B、科技创新的先进性 C、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D、独立自主的强大性
  • 13.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发动了(    )
    A、三大改造 B、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4.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D、中共十三大
  • 15.   1985年中国又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 C、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和海南经济特区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
  • 16. 词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反映时代特征。下面一组词汇“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带一路”“中国梦”共同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B、向社会主义过渡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7.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个“八字方针”的提出是为了(    )
    A、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 B、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C、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 1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从严治党
  • 19.   2018年,澳门GDP上升到4162.35亿澳门元,人均达到了8.3万美元,位列世界第二位。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民主改革 C、进行三大改革 D、实行和平解放
  • 21.   2014年6月,中国海军的四艘先进舰船出现在由美国主导的23国参加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早在1971年,我国就自行研制出了(    )
    A、核潜艇 B、导弹护卫舰 C、导弹驱逐舰 D、航空母舰
  • 22. 出行、购物扫一扫二维码,拍个料音,大家乐一乐,目前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生物技术的突破
  • 23.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 24. 中国药学家居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的运用开创了(    )
    A、治疗疟疾的新疗法 B、治疗非典的新疗法 C、治疗新冠肺炎的新疗法 D、治疗肺结核的新疗法
  • 25. 自1989年冷战结束至2016年奥巴马任期结束,美国追求两面的对华政策。一方面,加深扩大中国的接触。二方面,在传统安全领域,美国也采取了很多遏制阻碍中国的举动。中美系走向正常化开始于(    )
    A、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B、尼克松访问中国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 2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四: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采取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科技成就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哪些新兴工业的产生密切相关?
    (3)、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材料三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在哪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突出表现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或认识?
  • 27. 新中国的建立,翻开了我国民族政策发展历史的崭新一页。在建设实践中,民族政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好合作的大家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泽民

    材料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三指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8. 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思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处摩果送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千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第年,来间印皮和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务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指出我国的外交政策,并依据材料概括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取得怎样的重大胜利?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外交的布局及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