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    ) 
    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 2.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卜辞,记载当时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史料中也有“巫”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职官之一的记载。这表明商周时期政治的特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按照宗族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血缘同政治的合一 D、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 3. 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目前,对这一记述最早的实物见证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见下图)(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何尊 D、毛公鼎
  • 4. 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这说明了(    ) 
    A、分封制的崩溃 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C、血缘政治得到加强 D、中央集权加强
  • 5.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完成统一的诸侯国分别是 ( )
    A、吴王阖闾;楚国 B、越王勾践;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赵国
  • 6. 商鞅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 7.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天人合一观念 B、朴素辩证思想 C、逍遥自由观念 D、朴素唯物史观
  • 8. 下图是《吕氏春秋》书影,在其中最后两列的文本(“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中作者意在强调(   )

    A、统一逐渐成为趋向 B、分裂之势继续加剧 C、土地私有逐步确立 D、民族矛盾逐步加深
  • 9. 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 
    A、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 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 C、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 D、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
  • 10.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日“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 
    A、沿袭历史传统 B、宣扬个人功业 C、加强思想控制 D、开创一代帝号
  • 11. 下图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12. 唐代诗人章碣有咏史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焚书坑儒,秦末起义 D、秦末起义,刘项文盲
  • 1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废除分封 B、“焚书坑儒” C、农民起义 D、统治者的暴政
  • 14.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 15.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恩泽贵族 B、实现民族交融 C、增加税收 D、削弱王国势力
  • 16.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 17. 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朝廷虽设三公,但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严控外戚干政 B、确保决策独断 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中书权力
  • 18.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写成《伤寒杂病论》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传播道教和佛教
  • 19. “《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是指 (    )
    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B、语言通俗深刻 C、现实感强 D、形式朴实自然
  • 20. 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C、规范市场的统一管理 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 2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但在这黑暗之中,江南地区获得开发是其一大亮点。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 22. 《廿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云:“宋、齐、梁、陈诸君,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这说明士族被南朝统治者排斥的主要原因是(    ) 
    A、对专制权力构成威胁 B、相互攀比奢侈腐化 C、才能低下不堪重用 D、争权夺利势力衰弱
  • 23.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胡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北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 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 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 24.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 25. 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27.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