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课时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这让我们感悟到( )
①党和政府保障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②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③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传统教学已经被网络教学所代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交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离不开网络交往的原因在于( )①网络交往丰富了人们的人生经验
②网络交往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为人们交流提供了便利
③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④网络交往扩大了人们交往的空间、领域和对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 “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使用资费的降低带来了信息的普及。这些变化( )①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
②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获取更便捷
③制造“数字鸿沟”,使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扩大
④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 网上购物准备付款时,电脑屏幕弹出一个窗口,大意是只要点击窗口提供的链接购买,保证便宜80%,这时应该怎么办?下列四种想法,最正确的是( )A、好消息,分享到QQ群 B、这可能是陷阱,要警惕 C、先放到购物车,以后再买 D、赶快下手,真划算5. 下面的漫画警示我们( )①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②在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③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④网络处处有陷阱,防不胜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如何创造、生产和发布信息,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等,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 )①正确行使公民决定权,及时发布网络信息
②不加甄别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媒介资源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和判断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 同学们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学会了一些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今后使用网络时,我们应该( )①不浏览网上信息
②不结交网友
③不沉溺于虚拟时空
④不侮辱和诽谤他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 网络的丰富性、便利性、高效性正深刻地改变着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我们要做到( )①保持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②时刻牢记网络交往的道德和法律规则
③善于利用虚拟时空转换角色,为所欲为
④善于利用网络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 李某在微信群中看到群成员发布的为烈士和逝世同胞举行哀悼活动的通知后,发表了一些侮辱烈士的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李某被当地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这提醒网民要(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明辨是非,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④远离网络,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某市正式启动“阳光跟帖”行动,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倡导广大网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评论,文明跟帖,壮大跟帖评论正能量,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 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 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11.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 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①抵制网络,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②浏览色情、暴力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
③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成长
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某校开展以“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行为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小明通过网络参加了志愿者报名活动
②小欣通过朋友圈转发了她在新华公益网站上看到的一则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响应了诚信考试的倡议
④小于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 习近平主席主持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可以有多种“声音”和“调子”,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③遵守交往的规则、公德和秩序,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更加注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作为群主应该( )A、禁止群里所有成员发言 B、认识网络的危险性,自觉远离网络 C、随意发言,无需顾忌 D、遵守网络规则,自觉维护群的秩序,传递正能量15. 下边漫画启示中学生应该( )
①合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近年来,不少含有不良信息、网络游戏及商业广告等内容的有害手机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启示我们( )A、客观事物复杂多变,人们无法认清真相 B、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必然各异 C、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需要学会科学辨别 D、网络世界无拘无束,虚假信息不可避免二、非选择题
-
17. 辨析题:“网络信息都是虚假的,我们应远离网络。”18.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这些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有哪些危害?(2)、请你谈谈在网络交往中要如何保护自己。19. 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使用某手机APP时,会有广告弹出,有的广告你必须耐着性子看完;有的广告甚至是频繁出现。《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报告显示,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仍然严重。《人民日报》评论: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健”,有些广告涉嫌强制消费、木马病毒等违法违规行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关不掉的APP广告?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些网民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甚至制造传播谣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材料二 2020年9月21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发布。该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产品的偏好和消费呈现个性化、趣味化和小众化特点。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产品迷恋追逐的另一面,则是浅尝辄止和消费理性不足。
(1)、公民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