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浓硝酸挥发 C、钢铁生锈 D、烧制陶瓷3. 小芳在农村农贸市场见到以下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尿素【CO(NH2)2】 B、氯化铵(NH4Cl)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硝酸钾(KNO3)4. 乐乐同学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奶粉 B、蔗糖 C、面粉 D、植物油5. 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石 B、稀硫酸 C、粗盐 D、小苏打6.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物质的存放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液体
7. 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呈﹣3价的是( )A、K2MnO4 B、NH4NO3 C、KIO3 D、NO2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把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D、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 C、CO2和CO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10. 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酸铁与硫酸亚铁的元素组成相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均显碱性
它们都属于碱
D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A、A B、B C、C D、D11.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 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12. 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分析: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B、变化分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作用分析: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D、结论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3. “绿色化学”的化学工艺理念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减少有害物质生成。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碳酸:H2O+CO2=H2CO3 B、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C、工业炼铁:Fe2O3+3CO2Fe+3CO2 D、煅烧硫铁矿:4FeS2+11O22Fe2O3+8SO214. 下列有关酸或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 C、氢氧化钙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氢氧化钠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均含OH-15.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B、对比红磷与白磷b,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实验开始后,右边试管内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雾 D、浸有烧碱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16.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Ca2+、Cu2+、、Cl- B、Ag+、Mg2+、、Cl- C、Na+、K+、、 D、K+、Ca2+、Cl-、17. 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aO和CuO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氧化铜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18.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 B、
除去CO2并收集CO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9. 小沛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4.8g B、氯化钾溶液的质量74.5g C、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2g D、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12.25g20. 图像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Fe和Mg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
向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 D、
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你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1)、氮元素;(2)、氩气;(3)、2个氢氧根离子;(4)、P2O5中“5”的意义;(5)、结构为
物质的化学式是。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与生活有关的问题。(1)、广西的米粉种类较多,螺蛳粉是其中一种米粉,该米粉富含的营养素是。(2)、广西的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用棉线和桑蚕丝线编织而成。棉线和桑蚕丝线属于(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高分子材料”)。(3)、家里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因为电木具有性(填“热塑”或“热固”)。(4)、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区分软水和硬水,用(填“食醋”或“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23. 在“宏观——微观——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A、B、C三种原子中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填字母序号)。(2)、某同学判断B原子与镁原子处于在同一周期的理由是。(3)、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 , 反应结束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 , “”中的粒子符号。
24. 向装有100g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A溶液的质量是g。(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3)、P点均为t2℃时甲、乙的溶液。(4)、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5)、根据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填序号)。①溶液状态: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一定:甲=乙
③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④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5. 能源、金属材料与化学息息相关。(1)、常见化石能源主要是煤、、天然气。(2)、为了体现绿色办奥的理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火炬将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用氢气作燃料能体现绿色办奥理念的原因是;除氢能源外,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A.太阳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生物质能
(3)、太钢集团研发制造的“手撕钢”,是一种宽幅超薄的精密不锈带钢,这种钢薄如蝉翼,可用于折叠屏手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军工核电等领域。把钢变成“手撕钢”是利用金属具有性。“手撕钢”是用生铁经“千锤百炼”而成的,写出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三、综合题
-
26.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如下图是天和核心舱的简单图示。A~E不同舱代表初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分别由C、Na、Ca、O、H、Cu、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B为黑色的氧化物,D、E溶液呈碱性,相邻的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A所属于物质类别是;(2)、B与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写出C的用途;(3)、若将D、E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该滤液中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27.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中和”成为新闻热词,下图1较为形象的解析了“碳中和”的概念。工业上常用的“碳捕捉”技术是吸收(“捕捉”)二氧化碳,并把“捕捉”的二氧化碳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成甲醇(CH3OH)和水,它是“碳中和”的一种途径,其流程如图2(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未标出):(1)、捕捉室内反应的基本类型(填“是”或“不是”)复分解反应。(2)、X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整个流程中,除水外,另有两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4)、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写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的是____。A、大量植树造林 B、步行上学 C、焚烧垃圾 D、纸张双面使用2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已知:硫酸铜能与氨水反应)(1)、写出标有①序号的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选填装置字母序号)。(5)、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性质,小张同学依次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①根据实验b-3推理,NH3进入水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推理的依据是。
②下列物质中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硫酸铜
B.浓硫酸
C.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29. 实验室有未知成分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OH、K2SO4、Ba(NO3)2、FeSO4、Mg(NO3)2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查阅资料】CaCl2、Ca(NO3)2溶液均显中性;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FeSO4固体为白色。
【实验步骤】
【实验探究1】
(1)、【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得到溶液C.
原粉末中含有NaOH
(2)、【猜想假设】白色固体A可能有Mg(OH)2、BaSO4、BaCO3【实验探究3】小红同学为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白色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NO3 , 充分振荡。
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
白色固体A中一定没有;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②向①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白色固体A中有Mg(OH)2
(3)、【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NaCl。(4)、【反思与拓展探究】为探究原粉末中是否存在NaCl,小组同学取少量溶液C,滴加足量硝酸银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小组同学得出原粉末中有NaCl的结论。【反思与评价】
①小鸿不赞同他们,他对上述【实验探究2】的实验步骤做稍微调整,其它操作不变,得出原粉末中有NaCl。则小鸿的调整方案是。
②在【实验探究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
四、计算题
-
30. 某研学小组的同学对一块表面生锈的铁片产生了兴趣,于是取32.27g样品置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图实验探究:(1)、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