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2. 为救亡图存,清政府学习西方技术,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 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 )A、主张变法图强 B、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 C、企图独揽大权 D、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5.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6. 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洋务运动时制作的一张洋务派地方代表的课件。“?”处的历史人物是( )?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A、奕䜣 B、曾国藩 C、林则徐 D、洪秀全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完全排除出中国市场 D、促使中国很快就走上了“自强”的道路8. 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A、君主立宪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9. 2016 年 1 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A、威海卫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廊坊之战10.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痛定思痛之后,庙堂(朝廷)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材料表述了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过程 C、特征 D、影响12. 以下表中信息能够得出李鸿章( )1865年
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80年
李鸿章设天津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并于次年架起了天津至上海间的电线
1888年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及学生获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学生一起参加顺天乡试
A、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B、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D、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13.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 )A、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晚清开始重视对海洋的利用 D、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1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15.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6.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学堂
开设课程
一
《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二
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三
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7. 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下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应该是( )类别
时间
数进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18.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A、“自强”“求富” B、“振兴中华”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19. 图为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
据此可知洋务派( )
A、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B、前期主要发展民用工业 C、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20.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二、材料分析题
-
21.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 的关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3)、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借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经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缓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假造成一个断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围而非取代现在的秩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购买铁甲舰 赴美留学幼童 京师同文馆
材料三: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收意义已运运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探索的方向或领域。(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23. 材料: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1)、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选“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选“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选“C”。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军事企业,之后创办民用企业。
③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功说明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这表现出人们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以应付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所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三:他们因坚持“中体西用”,加之其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的依附性,所以其变革始终无法突破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层面,难以步入更深层的政治层面。但伴随着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国家政权的功能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因近代工业的兴起,生产力的提高,经济领城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生出了变革的种子。
(1)、 依据材料一,“新的政策”指什么?它能被提出的原因有哪些?(2)、 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关联?(3)、简要概括材料三内容的观点,请用一句话对材料所反映事件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