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 2. 遥领制度,是指对不入版图之地,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政府对于沦陷区域的诸多州郡县,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并不在意有无固定人口。这说明(    )
    A、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 B、冗官泛滥削弱统治力量 C、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 D、郡县制度符合时代潮流
  • 3. 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材料旨在说明北魏初期(    )
    A、国家统一为政策调整奠定基础 B、统治区域内实行封建剥削 C、鲜卑族汉化和封建化进程 D、拓跋部贵族实行汉族生活方式
  • 4.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
  • 5. 北魏始行的均田制一直推行至唐朝中叶。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均田制的推行(    )
    A、抑制了土地买卖与兼并之风 B、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转型 C、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 6. 华东师大学者杨勇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这说明国家通过这一制度(   )
    A、使土地兼并逐渐取得合法地位 B、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 C、加速了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
  • 7. 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 8. 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人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
    A、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B、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C、丝绸之路开始传播东西文明 D、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 9. 在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展现了“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不知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实际上,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据此可知,该壁画(    )
    A、内容源于艺术想象 B、民族交融色彩浓厚 C、缺乏史学研究价值 D、带有特定时代印记
  • 10. 史料记载.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其中,“统收”主要表现为租庸调、地税等国家税法的立法权和司法权都集中在中央;“统支”主要是指每年全国各级军政部门的财政支出项目和支出计划都由中央规划和安排,再下达地方政府执行。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地方管理的优化 B、中央集权的弱化 C、财政体系的落后 D、国家治理的进步
  • 11.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B、政治制度的导向 C、历史传承得到强化 D、门阀势力的衰弱
  • 12.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客观上反映出唐代(    )
    A、文化气派的宏大 B、平民社会逐渐形成 C、社会控制的松弛 D、儒学正统受到挑战
  • 13.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 14. 唐中宗若不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其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这表明当时(    )
    A、中书和门下的权力受制于皇权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专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约束力
  • 15. 唐初,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唐高宗永淳年间,中书令裴炎“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这一过程说明(    )
    A、三省六部制度彻底终结 B、三省分权提高办事效率 C、三省办事机构名称未变 D、三省职能渐趋混同合一
  • 16. 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 17. 唐代士人参加进士科考试,中试者称进士及第。但唐后期却出现了皇帝特赏个别士人进士及第的现象,即特殊情况下的“赐进士”。这反映出(    )
    A、唐朝后期政治黑暗 B、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C、专制皇权得以强化 D、吏治得到有效整顿
  • 18. 唐中后期,均田制名存实亡。两税法“以资产为宗”,征役制度被雇役制度替代。少地、失地的农民成为受雇于他人的“自由”劳动者,租佃制发展。可见(    )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唐朝后期出现 B、土地私有制破产促使唐朝税制改变
    C、税制变革推动生产关系变化 D、唐不抑兼并政策在全国推广
  • 19.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有密切往来,中国与波斯通过“丝绸之路”也有频繁交往,波斯人在唐朝长安、洛阳等地开设店铺,并出卖名酒三勒浆,在中国唐墓中不断发现阿拉伯的金币,马球运动也在唐代开始传入中国,这些现象说明唐朝时期(   )
    A、中国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 B、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 C、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 20.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
    A、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 21. 某学者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时指出,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各种类型与性质的文化互相交织、共处共荣是一种常态,很少出现西方文化中“亡彼存此”的内在张力。该学者的论述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
    A、内涵丰富 B、包容共生 C、形式多样 D、土生土长
  • 22. 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印尼所属海域打捞出“黑石号”沉船及几万件器物。如图左部铜镜铸有铭文:“唐乾元元年(758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右部图瓷碗上铸有铭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据此可知,唐代(  )

    “黑石号”上的江心镜             “黑石号”上的外销瓷

    A、中华文明海外影响扩大 B、政府鼓励对外经济交流 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东南亚是主要贸易对象
  • 2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古人将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地进行运输,算得上是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    )
    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 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
  • 24. 某学者在其论文中谈到,唐朝统治者通过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赈灾送药、战争之后下诏埋葬骸骨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样,政府也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以下结论符合材料的是(    )
    A、唐朝已形成完备的城市排污体系 B、战争之后埋葬骸骨成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C、唐朝政府将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有效结合 D、唐朝通过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来防控疾病
  • 25.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一些儒者杂糅老、庄之说,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玄学的兴起( )
    A、使治国思想发生根本改变 B、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C、加强了儒学的哲学化倾向 D、重建儒家统治理论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一系列封建王国,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因古代罗马帝国没有稳固的统一基础,加之后来日耳曼人各政权的相互攻伐,西欧从此再未真正实现统一。9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趋于成熟,日耳曼人国家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商业接近于无,社会基本单位是实力强大但独立性强的大庄园,政治体制是世袭贵族把控的封君封臣制。日耳曼人还皈依了基督教,在此后漫长的年代中,基督教的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凌驾于各国王权之上,成为封建君主的后盾。这一时期的西欧各国大体上游离于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之外,这些与古代罗马有很大不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5-9世纪,中国经历了从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争夺的主要是国家统一的主导权。少数民族政权“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进入隋唐时期,我国重新实现了南北统一,国家和社会更具有包容性和进取性。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政治制度上的建树颇多,多项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文化政策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外来的佛教逐渐中国化,中国与欧亚各地区的联系变得日趋密切。

    ——摘编自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5-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9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隋书》卷29《地理志》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五品以上不试,上其名中书门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厌者为甲,上于(尚书)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然后以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谓之“奏受”。视品及流外,则判补。皆给以符,谓之告身。

    ——《新唐书·选举志》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官员铨选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官员铨选制度简要评价。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在哲学上,柳宗元认为世界万物由“元气”产生。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他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国家是“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针对中唐时期的社会局势,柳宗元作《封建论》,指出封建制、郡县制都“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对于秦之革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他认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柳宗元还质疑封建制之下“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在官民关系上,柳宗元提出“官为民役,民可黜官”;为官为政应“顺民之性、养民之欲、利民之生”,切勿事无巨细瞎指挥,强调“所谓民利,民自利也”。

    ——摘编自刘姗姗《柳宗元国家学说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柳宗元思想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