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 2.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 3. 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 4. 刘邦建汉不久即下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免两年徭役)。”光武帝亦规定:“民有产子者,复以三年之算(即免三年算赋)。”上述规定的共同目的是(   )
    A、减轻民众负担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缓和人地矛盾 D、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 5. 有学者指出,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从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但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其流弊百出。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察举制埋下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B、察举制对两汉政治具有双重影响 C、权门势家把持察举使其不能持久 D、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
  • 6. 《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二是言,即言谈要雄辩有理;三是书,指书体法式要刚劲美观;四是判,指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这表明,唐朝选官制度(   )
    A、关注人才道德水平 B、注重人才从政能力 C、扩大人才选拔范围 D、讲求人才科技素养
  • 7.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 8.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玄宗下诏宣布∶"关内诸州庸调资课,并宜准时价变粟取米送至京,逐要支用。其路远处不可运送者,宜所在收贮,便充随近军粮。其河南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这一规定(   )
    A、体现中央对财政的统筹调配 B、旨在抑制豪强势力发展 C、推动政府变革税赋征收标准 D、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 9.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盘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 10. 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
    A、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 11. 明代内阁大臣高拱抨击当时的科举选官说:“系进士出身者,则众向之,甚至以罪为功;其系举人出身者,则众薄之,甚至以功为罪……至于升迁,则进士治绩之最下者,犹胜于举人治绩之最上者也。”这反映出明代科举选官(   )
    A、丧失甄选官吏价值 B、重视官员家世门第 C、强调科考功名差别 D、侧重官员行政能力
  • 12. 宋代《资治通鉴》的编著之一刘恕说:“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刘恕认为唐朝废除均田制的原因是(   )
    A、战乱不休缺乏社会条件 B、太平盛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D、官员玩忽职守均田成为空文
  • 13. 下图为唐朝岭南道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政府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 14. 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   )
    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 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 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 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
  • 15. 有学者分析:如果他当一郡太守,便可有权察举,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因此察举过他人的子孙,便有易于被人察举之可能。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魏晋士族门阀社会的起因 B、隋朝科举制度建立的条件 C、西汉豪强地主崛起的背景 D、世卿世禄制度造成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此三道者,皆宗本前哲之规模,参考历代之利害。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以之厚生,则不堤防而家业可久;以之成务,则不校阅而众寡可知;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三代创制,百王是程,虽维御损益之术小殊,而其义则一也。

    ——【唐】陆贽《翰苑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影响。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考试制度,大体也沿袭唐代。唐代应考的有许多是门第子弟,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因循而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白屋书生,偏远的考童骤然中式,进入仕途。唐代考议,有公卷、通榜之制。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长短。宋代有糊名之制,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又唐代考试在礼部,分发任用在吏部,礼部及第,未必即获任用。宋代则因经历五代长期黑暗,人不悦学,朝廷刻意奖励文学,重视科举,只要及第即得美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考试权独立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制度,实则不然,这个既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效仿西方的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体现了推翻帝制以后,政治权力出现了制衡的特点。在考试内容方面,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增加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如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化学地质、机械、土木工程、建筑、医学、制药等23个专门学科,分科相当细致。1919年8月,公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政治经济、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又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还效仿西方,试图通过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两分。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材料三

    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制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千年以上根抵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幸而孙中山先生重新还把此制度提出,列为五权之一。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考试制度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确立的背景。
    (3)、综上,谈谈你对考试制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