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B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
1. 对下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下图为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另命属下向英国军官学习操用火炮。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开设江南制造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城外开设福州船政局,机器从法国购得。
1877年,丁宝桢在四川开设一个机器制造局。
1878年,左宗棠在甘肃创办一个织呢局。
据此可知洋务派( )
A、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B、前期主要发展民用工业 C、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3.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4. 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A、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解放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解放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5. 《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6. 下表为1957年我国部分行业产量情况。表中信息说明我国( )项目
产量
比1952年增长
钢产量
535万吨
296%
原煤产量
1.31亿吨
98.5%
发电量
193亿千瓦时
164%
粮食产量
1.95亿吨
19%
棉花产量
164万吨
26%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 C、农轻重的比例协调发展 D、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7. 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共同纲领》仍起临时宪法作用 C、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8.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9. 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在内外交困的艰苦条件下,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屠呦呦10. 1984年一、二月间,邓小平在视察了深圳等地后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同年5月,国家决定( )A、把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B、把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C、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1. 下图为小明同学收集的中国加入某国际组织20年成果统计资料。中国加入的这个国际组织是( )A、不结盟运动 B、世界贸易组织 C、二十国集团 D、联合国12.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13.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14.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15. 1954年10月,周恩来指出:“它不应该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它”是指( )A、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6. “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17. 以劳动筑基,以奋斗开路,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下列人物中,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劳动模范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18. 结合下图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 )A、举重成为优势体育项目 B、全民健身运动渐趋推广 C、女子运动员成为主力军 D、竞技体育取得飞速发展19. 下表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数量
年份
公共图书馆
博物馆
1978年
1218
349
2007年
2799
1722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文化软实力与世界接轨 C、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D、居民文化消费大幅增长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B、截至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C、私家汽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D、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60分。
-
21.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们中涌现出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 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 “最可爱的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三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前者对后者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材料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抗美援朝精神”?(3)、根据材料三概括乐山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我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编制,是中共中央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历时四年、五易其稿而成。1952年初,中央成立领导小组主持编制工作,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具体指示。1952年8月,周恩来等赴苏联商谈具体援助方案,得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1955年,《五年计划纲要》经过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7年底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使我国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建设得以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开始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据材料,指出促使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国际因素。(2)、据材料,归纳从我国“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可以借鉴的经验。(3)、概括“一五”计划巨大成就的取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是创新的竞争。
(制度创新)
材料一:《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外交创新)
材料二: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面对部分不了解中国情况和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挑唆而排挤中国的各国代表,周恩来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统一创新)
材料三: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
(科技创新)
材料四: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请举一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创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什么方针?(3)、我国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港澳回归有什么意义?(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的成就是?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的外交任务,是分成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同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兄弟的友谊,我们在斗争营垒上属于一个体系,目标是一致的,都为持久和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而奋斗。另一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敌视我们的,我们同样也要敌视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周恩来发表讲话《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周恩来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当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全局来看,它是突破冷战格局的束缚,使新中国立足于国际舞台的锐利武器;从长远来看,上述特点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恒久的生命力,这些最初为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原则,不久就被中国作为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倡导国际新秩序的普遍准则而加以应用。
——摘自徐晓红《周恩来思想研究资料》
材料三: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发表演讲,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他的即席讲话受到很多与会代表的欢迎和好评。缅甸总理吴努说: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的一个很好的答复”。就连一些曾经对中国抱有很深偏见的领导人也赞扬周恩来的发言,使会议能够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摘编自翟强《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局势,并结合所学指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做出的外交应对。(2)、根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求同存异”方针产生的结果,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中国外交发展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发展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