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 1.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 3.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
    A、  “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长征精神 D、“铁人”精神
  • 4. “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 5. 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拒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 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同时,奠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也确立了,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8. 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9.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 11. 1978—1982年,农村改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这说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 C、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1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 13. 下图是乐山市行政区划简图,①、②地区实行的不同于图中其它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一国两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 15. 周恩来曾郑重宣布:“我们不会侵略别人,我们宪法规定了我们的和平外交方针……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受罪受够了,我们不愿意把这种痛苦加在别人身上。我们懂得这个痛苦,我们同情别人的苦难。”这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
    A、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外交 B、根除了阶级压迫的根源 C、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飞速转变 D、决定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和平性质
  • 16.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中日建交 B、1955年的亚非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曾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
    A、发展“两弹一星”,应对大国挑战 B、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C、建立人民海军部队,打赢现代战争 D、国庆七十年阅兵,展现国防实力
  • 18. 为了精准防控新冠疫情,“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精准防疫、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便捷方式的出现得益于( )
    A、航天技术的应用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生物技术的进步 D、能源技术的开发
  • 19. 下图反映了 2013—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这体现了我国( )

    A、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B、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 20.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60分。

  • 21. 信仰是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先进的中国人在黑暗中选择信仰,在逆境中坚守信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在危机与困难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总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执着的坚守。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人的谈话中,从社会经济性质的角度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下,理论界展开了新 一轮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915年发起的“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哪本杂志成为这场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这种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回答,在长征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的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长征胜利结束的会师地点在哪里?
    (3)、依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回答,当新中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时,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抉择是什么?此抉择有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回答,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种论断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材料一:《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总结,每个时期的奋斗都有标志性的特点。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点

    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

    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史实

    A

    B

    C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③红军长征

    材料二:《决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之一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摆脱了西方那种靠殖民掠夺的模式,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摘编自陈伟等《党的百年奋斗深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三:《决议》总结提炼了百年党史积累的宝贵经脸,即“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胜利之本和根本价值追求。

    ——摘编自王毅《“十个坚持”的逻辑体系与深刻内涵》

    (1)、将下列史实填入相应位置。从以上四个史实中任选一个 , 说明它是如何反映该时期奋斗特点的。
    (2)、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结合历史或现实,参照示例,谈谈对“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历史经验的认识。

    示例:“坚持党的领导”: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泽东在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 24.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材料二: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材料三: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年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业工作会议布置分田单干

    1980年

    中央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010年

    上海世博会召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材料四: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综合材料概括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是什么?
    (2)、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
    (3)、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哪一决策的实施?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哪些作用?
    (4)、从外交、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等角度,任举一例说明新中国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