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字词书写

  • 1. 识记字音

            河       支

         推 饮       桥

  • 2. 请将下列警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二、选择题

  • 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 , 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 , 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 4.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5. (诵美文,歌赞家乡)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三、基础知识综合

  •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桥面用石板铺qì( ),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凋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顷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

    (1)、给拼音填上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肖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8.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文段一】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树木的      , 讲究近景远景的      。④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文段二】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            )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            )和骄傲。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依次填入文段中括号内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地宜(zhì)自出裁(xīn)点(zhuì)楚(qiào) B、因地宜(zhì)自出裁(xīng)点(zhuì)楚(qiào) C、因地宜(zhì)自出裁(xīn)点(zhuì) 楚(qiáo) D、因地宜(zhì)自出裁(xīng)点(zhuì)楚(qiáo)
    (2)、依次填入【文段一】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配合   布局   映衬   层次 B、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C、布局   配合   层次   映衬 D、映衬   层次   布局   配合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放入【文段一】中哪处最合适?
    A、第①句后 B、第②句后 C、第③句后 D、第④句后
    (4)、【文段二】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以下横线处。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 9. 按要求完成任务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如何了解、认识、使用互联网,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低头族之歌》:

    “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

    这段歌曲中的“冏”字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光明”,后来因为其笔画构成的特点,成为了网络流行的表情符号和词汇,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内涵。请根据语境,解释这个网络词语在歌词中的意思。

    (2)、70岁的爷爷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头晕目眩,半边手臂麻木,看东西也模糊不清。经医院检查,他的颈椎明显变形,视力也下降得厉害。医生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习惯后,认为颈椎病和视力迅速下降都和过度使用手机有关。

    请你帮爷爷想想办法,来改变他因依赖手机而导致身体状况不佳的现状。至少写出两条。

    (3)、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自读课,老师安排学生借助网络自学。你想通过网络完成哪些内容的学习?请写出两个。
  • 10. 综合性学习。

    2017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6周年。让我们再次走近鲁迅,感受他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回味他带给我们的享用不尽的财富。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3)、围绕你所确定的方案,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4)、你班在开展活动时,有一个版块叫“片言只语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仿照示例;写出你的发言。

    示例:鲁迅——扛住黑暗的闸门,放众多后来者走进了光明的世界,而自己宁愿被黑暗吞噬。

五、语言表达

  • 11.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六、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改)

    【注】①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②遑(huáng)论:不必论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②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③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田鼠不冬眠

    乔娟

        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被压弯了腰。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就这样,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⑥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漫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⑦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⑧其实,田鼠们都死光光才好呢!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洞系构造复杂

    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

    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

    (2)、第⑧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4)、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