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的分子式为 B、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A、的结构式: B、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C、由和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3. 对浓度均为的①溶液、②溶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B、通过焰色试验能区别①、② C、两种溶液的大小: D、①、②均有4. 探究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下列实验中颜色变浅的是( )A、加热经漂白的品红溶液 B、加热含酚酞的溶液 C、加热密闭烧瓶内的、混合气体 D、光照和的混合气体5.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水中的、和等离子获得精制盐水。所选试剂、装置不合理的是( )
步骤
目的
试剂
装置
A
Ⅰ
除
溶液
、、
B
Ⅱ
除
溶液
、、
C
Ⅲ
除、
溶液
、、
D
Ⅳ
调
盐酸
、、、
A、A B、B C、C D、D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性: B、与钠和水的反应相比,铍与水反应更容易 C、与的分解温度相比,的分解温度更高 D、判断非金属性 , 可通过向溶液通入的实验证实7.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发生反应: , 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经过以下两步基元反应完成:i.
ii.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恒温时,缩小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同时电子发生了转移8. 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向碘的溶液中加入浓溶液,振荡,下层颜色变浅: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 C、铜溶于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D、向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9. 在时,向水中通入 , 得到新制氯水,如下图所示。对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证明与能反应 C、取出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溶液增大,漂白性减弱,原因是: , D、取出新制氯水,加入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减小。说明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混有的10. 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等质量的与所含的原子数 B、等物质的量的与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等体积等浓度的与溶液中所含的数 D、等物质的量的与所含的共价键数11. 下列实验中,锥形瓶内均能产生气体。试管内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
B
C
D
试剂
浓盐酸
浓
浓氨水
稀
试剂
少量蔗糖
粉末
试剂
冷、浓氨盐水
A、A B、B C、C D、D12.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过程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的浓度为 B、的电离常数 C、溶液从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达滴定终点 D、时,溶液中13.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现象:试管①中液面上方有白雾,底部有灰白色固体。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浸溶液的棉团用于吸收多余的 B、加热、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能提高的生成速率 C、②中用石蕊溶液验证水溶液的酸性,③中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 D、冷却后,将①中物质倒入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以确认的生成14. 电子工业用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制电路板。从酸性腐蚀废液回收铜及固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Ⅰ、Ⅱ、Ⅲ、Ⅴ中均有气体产生 B、上述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有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C、Ⅱ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入,向过滤所得溶液加入溶液,可提高产率 D、Ⅴ中用而不采用直接加热脱水的方法,主要是避免水解二、综合题
-
15. 氢气是未来最具有前途的能源之一、氢气不仅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等液体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发电。(1)、以、为原料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①分子中含有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温度和压强对平衡转化率、选择性影响如下图所示。[的选择性]①比较、的大小:。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选择性减小。说明原因:。
(3)、氢氧燃料电池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之一、设计简单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如下:①闭合 , 一段时间后断开。闭合 , 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不选用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的原因是。
(4)、大规模制所需能量可由太阳能提供。利用可将太阳能储存,释放,结合方程式说明储存、释放太阳能的原理:。16. 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未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1)、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2)、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填“”或“”)极。
(3)、空气中的、影响电池放电。探究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电极上的固体物质。极:
极:、
①、电极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②降低锂—空气电池放电、充电循环性能。
(4)、探究对放电的影响:使电池在三种不同气体(物质的量相等)中放电,测量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与消耗的比值[]。实验
i
ii
iii
气体
①放电时,实验i中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放电时,i、iii中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数相等
b. iii中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的产物主要为
c. iii中 , 说明未与反应
③i、iii中电池放电完毕后充电,iii中产生的量少于i,推测原因:一是iii中的量比i少,生成的量较i少;二是。
17. 是重要化工原料,由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Ⅰ. 研磨 , 加水配成浊液。
Ⅱ. 浊液经还原、纯化、制备等过程,最终获得固体。
资料:①不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与不反应。
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研磨的目的是。(2)、加入铁粉除去溶液中的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氧化的反应如下:①根据上述反应,还原所需的与的物质的量比值应为2.而实际比值(1~1.25)小于2,原因是。
②取少量母液,滴加溶液,未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4)、纯化向母液中滴加氯水调 , 除去残留的。若母液中 , 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 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列式计算,已知)。
(5)、制备将纯化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将浊液过滤,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
①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的操作是。
②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18. 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种合成的流程如下。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与反应温度/
分解温度/
649
1090
:
(1)、固氮:①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固氮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a.b.c.
③检测固氮作用:向固氮后的产物中加水,(填操作和现象),说明能起到固氮作用。
(2)、转氨:选用试剂完成转化。Ⅰ.选用进行转化。发现从体系中分离出较困难。
Ⅱ.选用气体进行转化。发现能产生 , 且产物能直接循环利用。但的收率较低,原因是。
Ⅲ.选用固体进行转化。合成氨的过程如下:
①合成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②经实验研究,证实了中的氮元素在“转氨”过程中能转变为氨。
实验:将(填化学式)两种物质混合,充分反应。
检测结果:经探测仪器检测,所得氨气中存在。
③测量的转化率:取固体、的混合物[],混匀,充分反应。用的滴定生成的 , 至滴定终点时消耗。的转化率为。(摩尔质量为、摩尔质量为)
④相比于和 , 选用进行转化,的收率高,原子利用率高。
19. 探究一定浓度与卤素离子(、、)的反应。实验如下:(1)、a.用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白雾中含有。
(2)、用溶液检验iii中气体,产生黑色沉淀,该气体是。(3)、检验ii中产物:Ⅰ.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测棕红色气体,试纸变蓝,说明含。
Ⅱ.取ii中部分溶液,用萃取。层显棕红色,水层(溶液)无色。证实溶液中含 , 过程如下:
①白色沉淀1的成分是。
②生成黄色沉淀3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已知:(、、)。探究ii中溶液存在、的原因:将ii中溶液用水稀释,溶液明显褪色,推测褪色原因:a. 与发生了反应。
b.加水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
c.与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①资料: , 判断(填“是”或“不是”)主要原因。
②实验证实不是主要原因,所用试剂和现象是。
可选试剂:溶液、、溶液
③原因成立。稀释前溶液未明显褪色,稀释后明显褪色,试解释原因:。
(5)、实验表明,一定浓度能氧化、 , 不能氧化 , 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