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2O6 B、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
    A、H2O的结构式: B、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C、Na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15N
  • 3. 对浓度均为0.1mol/L的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B、通过焰色试验能区别①、② C、两种溶液的c(OH-)大小:> D、①、②均有c(CO32-)+c(HCO3-)+c(H2CO3)=0.1mol/L
  • 4. 探究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下列实验中颜色变浅的是(   )
    A、加热经SO2漂白的品红溶液 B、加热含酚酞的CH3COONa溶液 C、加热密闭烧瓶内的NO2N2O4混合气体 D、光照CH4Cl2的混合气体
  • 5.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获得精制盐水。所选试剂、装置不合理的是(   )


    步骤

    目的

    试剂

    装置

    A

    SO42

    BaCl2溶液

    acf

    B

    Mg2+

    NaOH溶液

    acf

    C

    Ca2+Ba2+

    Na2SO4溶液

    bde

    D

    pH

    盐酸

    acef

    A、A B、B C、C D、D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HNO3>H3PO4>H2SiO3 B、与钠和水的反应相比,铍与水反应更容易 C、H2S的分解温度相比,H2O的分解温度更高 D、判断非金属性Cl>S , 可通过向Na2S溶液通入Cl2的实验证实
  • 7.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I , 发生反应:2HI(g)H2(g)+I2(g)  ΔH>0 , 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经过以下两步基元反应完成:

    i.2HIH2+2I    ΔH1

    ii.2II2    ΔH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ΔH1>0ΔH2<0 B、n(HI)+2n(I2)=1mol C、恒温时,缩小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同时电子发生了转移
  • 8. 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A、向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浓KI溶液,振荡,下层颜色变浅:I2+II3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CaSO4(s)+CO32(aq)CaCO3(s)+SO42(aq) C、铜溶于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3Cu+8H++2NO3=3Cu2++2NO+4H2O D、Al(OH)3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浊液变清:Al(OH)3+OH=AlO2+2H2O
  • 9. 在25°C时,向水中通入Cl2 , 得到新制氯水,如下图所示。对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Cl2 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证明Cl2H2O能反应 C、取出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溶液c(H+)增大,漂白性减弱,原因是: Cl2+H2OHCl+HClO2HClO__2HCl+O2 D、取出新制氯水,加入饱和NaCl溶液,Cl2的溶解度减小。说明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 10. 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A、等质量的H2O12H2O所含的原子数 B、等物质的量的C2H6C3H6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NH4)2SO3溶液中所含的SO32 D、等物质的量的CH3CH3OHCH3OCH3所含的共价键数
  • 11. 下列实验中,锥形瓶内均能产生气体。试管内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

    B

    C

    D

    试剂a

    浓盐酸

    H2SO4

    浓氨水

    H2SO4

    试剂b

    KMnO4

    少量蔗糖

    CaO

    CaCO3粉末

    试剂c

    AgNO3

    AlCl3

    MgCl2

    冷、浓氨盐水

    A、A B、B C、C D、D
  • 12.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1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H3COOH的浓度为0.1000mol/L B、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105 C、溶液从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达滴定终点 D、pH=a时,溶液中c(Na+)>c(CH3COOH)>c(H+)
  • 13.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试管①中液面上方有白雾,底部有灰白色固体。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的棉团用于吸收多余的SO2 B、加热、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能提高SO2的生成速率 C、②中用石蕊溶液验证SO2水溶液的酸性,③中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D、冷却后,将①中物质倒入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以确认CuSO4的生成
  • 14. 电子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制电路板。从酸性腐蚀废液回收铜及FeCl3固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OCl2+H2O=SO2+2HCl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Ⅰ、Ⅱ、Ⅲ、Ⅴ中均有气体产生 B、上述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有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C、Ⅱ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入,向过滤所得溶液加入H2O2溶液,可提高FeCl3产率 D、Ⅴ中用SOCl2而不采用直接加热脱水的方法,主要是避免FeCl3水解

二、综合题

  • 15. 氢气是未来最具有前途的能源之一、氢气不仅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CH3OH等液体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发电。
    (1)、以H2CO2为原料制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H2(g)+CO2(g)CO(g)+H2O(g)ΔH1=+41kJmol1

    ii.CO(g)+2H2(g)CH3OH(g)ΔH2=90kJmol1

    CO2分子中含有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H2(g)CO2(g)转化为CH3OH(g)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温度和压强对CO2平衡转化率、CH3OH选择性影响如下图所示。[CH3OH的选择性=n(CH3OHCO2)n(CO2)]

    ①比较p2p1的大小: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CO2平衡转化率增大,CH3OH选择性减小。说明原因:

    (3)、氢氧燃料电池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之一、设计简单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如下:

    ①闭合K1 , 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 , 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不选用NaCl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的原因是

    (4)、大规模制H2所需能量可由太阳能提供。利用Na2CO310H2O可将太阳能储存,释放,结合方程式说明储存、释放太阳能的原理:
  • 16. 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未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
    (1)、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
    (2)、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填“A”或“B”)极。

    (3)、空气中的CO2H2O影响电池放电。探究H2O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AB电极上的固体物质。

    A极:LiOH

    B极:Li2O2LiOH

    AB电极产生LiOH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H2O降低锂—空气电池放电、充电循环性能。

    (4)、探究CO2对放电的影响:使电池在三种不同气体(物质的量相等)中放电,测量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与消耗O2的比值[n(e-)n(O2)]。

    实验

    i

    ii

    iii

    气体

    O2

    CO2

    90%O2+10%CO2

    n(e-)n(O2)

    2

    n(e-)=0

    2

    ①放电时,实验i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放电时,i、iii中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数相等

    b. iii中B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的产物主要为Li2O2

    c. iii中n(e-)n(O2)2 , 说明CO2未与Li2O2反应

    ③i、iii中电池放电完毕后充电,iii中产生O2的量少于i,推测原因:一是iii中O2的量比i少,生成Li2O2的量较i少;二是

  • 17. MnCO3是重要化工原料,由MnO2制备Mn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Ⅰ. 研磨MnO2 , 加水配成浊液。

    Ⅱ. MnO2浊液经还原、纯化、制备等过程,最终获得MnCO3固体。

    资料:①MnCO3不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MnO2H2SO4不反应。

    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Fe(OH)3]=2.8×1039Ksp[Mn(OH)2]=2.0×1013

    (1)、研磨MnO2的目的是
    (2)、加入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MnO2氧化Fe2+的反应如下: MnO2+4H++2Fe2+=Mn2++2Fe3++2H2O

    ①根据上述反应,还原MnO2所需的H+Fe2+的物质的量比值应为2.而实际比值(1~1.25)小于2,原因是

    ②取少量母液,滴加K3[Fe(CN)6]溶液,未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4)、纯化

    向母液中滴加氯水调pH , 除去残留的Fe3+。若母液中c(Mn2+)=1molL1 , 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molL1 , 此时是否有Mn(OH)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已知28036.5)。

    (5)、制备

    Mn2+纯化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MnCO3的浊液。将浊液过滤,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MnCO3固体。

    ①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的操作是

    ②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18. 合成NH3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种合成NH3的流程如下。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C

    沸点/°C

    N2反应温度/°C

    分解温度/°C

    Mg

    649

    1090

    >300

    Mg3N2>800

    (1)、固氮:

    ①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固氮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a.500~600°Cb.700~800°Cc.900~1000°C

    ③检测固氮作用:向固氮后的产物中加水,(填操作和现象),说明Mg能起到固氮作用。

    (2)、转氨:选用试剂a完成转化。

    Ⅰ.选用H2O进行转化。发现从体系中分离出NH3较困难。

    Ⅱ.选用HCl气体进行转化。发现能产生NH3 , 且产物MgCl2能直接循环利用。但NH3的收率较低,原因是

    Ⅲ.选用NH4Cl固体进行转化。合成氨的过程如下:

    ①合成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②经实验研究,证实了Mg3N2中的氮元素在“转氨”过程中能转变为氨。

    实验:将(填化学式)两种物质混合,充分反应。

    检测结果:经探测仪器检测,所得氨气中存在15NH3

    ③测量Mg3N2的转化率:取固体Mg3N2NH4Cl的混合物mg[n(Mg3N2)n(NH4Cl)=16],混匀,充分反应。用cmolL1H2SO4滴定生成的NH3 , 至滴定终点时消耗vmLH2SO4Mg3N2的转化率为。(Mg3N2摩尔质量为100gmol1NH4Cl摩尔质量为53.5gmol1)

    ④相比于H2OHCl , 选用NH4Cl进行转化,NH3的收率高,原子利用率高。

  • 19. 探究一定浓度H2SO4与卤素离子(ClBrI)的反应。实验如下:

    (1)、a.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白雾中含有

    (2)、用CuSO4溶液检验iii中气体,产生黑色CuS沉淀,该气体是
    (3)、检验ii中产物:

    Ⅰ.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测棕红色气体,试纸变蓝,说明含Br2

    Ⅱ.取ii中部分溶液,用CCl4萃取。CCl4层显棕红色,水层(溶液A)无色。证实溶液A中含SO2 , 过程如下:

    ①白色沉淀1的成分是

    ②生成黄色沉淀3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已知:X2+SO2+2H2O=2HX+H2SO4(X=ClBrI)。探究ii中溶液存在Br2SO2的原因:将ii中溶液用水稀释,溶液明显褪色,推测褪色原因:

    a. Br2H2O发生了反应。

    b.加水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

    c.Br2SO2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①资料:Br2+H2OHBr+HBrO K=4.0×109 , 判断a(填“是”或“不是”)主要原因。

    ②实验证实b不是主要原因,所用试剂和现象是

    可选试剂:AgNO4溶液、CCl4KMnO4溶液

    ③原因c成立。稀释前溶液未明显褪色,稀释后明显褪色,试解释原因:

    (5)、实验表明,一定浓度H2SO4能氧化BrI , 不能氧化Cl , 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