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硬度小 B、密度小于水 C、能燃烧 D、难溶于水2.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破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 D、菜刀生锈,乒乓球变瘪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清]徐宗干《咏炭》) B、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 , 不见埃尘。([汉]魏伯阳《参同契》)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D、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4. 宁都白莲味美清香,从采摘到我们手上经过一系列步骤,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剥莲蓬 B、褪莲壳 C、挑莲心 D、炭火烘莲子5.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针 B、聚沙成塔 C、火上浇油 D、木已成舟6.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7.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司马光砸缸 C、铁杵磨成针 D、火烧赤壁8.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用钨做灯丝
熔点高
B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C
木炭除去冰箱异味
有吸附性
D
洗涤剂用于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能溶解油污
A、A B、B C、C D、D9. 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釜底抽薪10.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 B、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C、石墨很软——可作电极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酒精燃烧 ,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 氢气具有还原性。
12. 下列描述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 ⑥食物变质;⑦镁能燃烧;⑧铁是银白色固体。
1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颜色 c、氧化性 d、溶解性 e、挥发性 f、稳定性 g、导电性 h、导热性 i、助燃性 j、还原性
14. 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列出氨气的有关问题。氯气,化学式为Cl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物理性质:颜色: , 溶解性:气味:。
化学性质(答出1点):;用途。
15.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可以”等词语往往指 , 若叙述中有“变成了”“生成”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 , 如酒精能燃烧,属于;酒精燃烧,属于。三、简答题
-
16. 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请你写出进行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至少写三步)
17.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四、综合题
-
18. 物质世界离不开化学,把下列正确物质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氮气④氧气⑤四氧化三铁⑥稀有气体
(1)、黑色固体物质有;(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3)、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4)、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五、实验探究题
-
1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确定下列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并说明理由。(1)、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发生了变化, 理由是。(2)、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发生了变化, 理由是。(3)、用粮食酿白酒,发生了变化, 理由是 。20.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将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白烟上,烧杯内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