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巩固基础同步训练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方方乘车旅游经过某路段,导航仪提醒“前方7.0公里拥堵,估计需要40分钟通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40分钟指时刻 B、7.0公里指路程 C、此时汽车的速度约2.9m/s D、通过前方7.0公里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5km/h
  • 2. 下列有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研究拳击比赛的技术时,可以把双方拳击手都看作质点 B、在判定铅球比赛的成绩时,测量的是铅球被运动员抛出的点到落地点之间的位移大小 C、在男子400m决赛中,第8跑道的运动员在该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零 D、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创造了亚洲纪录,“9秒83”指的是时间间隔
  • 3. 在2021年8月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接力4×100m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飞人团”以37秒79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7秒79指的是时刻 B、4×100m接力赛中的100m都是指位移的大小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初速度很大
  • 4. 生活中处处包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鲁迅故里景区每天8:30—17:00开放,“8:30”、“17:00”是时间间隔 B、杭绍台城际铁路设计的最高运行时速为350km/h,“350km/h”是瞬时速度大小 C、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线路全长20.3km,“20.3km”是位移大小 D、绍兴市疾控部门在追踪新冠患者的活动轨迹时,不能把该患者看成质点
  • 5. 赵老师某次使用手机导航时,手机软件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1分钟”是时间间隔 B、“预计16:46到达”中的16:46指的是时间间隔 C、“9公里”指的是位移 D、若选用推荐路线,可以求得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26km/h
  • 6. 如图记录的是一名婴儿身高随时间增长的情况,图中11到34个月所对应的线段为一直线。若将身高的增长类比为物体的运动,身高增长速度类比为物体运动速度,则(   )

    A、该婴儿最初4个月生长了65厘米 B、婴儿刚出生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小 C、11到34个月,婴儿的身高增长速度均匀增大 D、4到34个月,婴儿身高增长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17厘米/月
  • 7. 如图所示,嘉兴某地多支龙舟队正在进行“赛龙舟迎端午”比赛活动,则(   )

    A、以龙舟为参考系,岸是静止的 B、以某一龙舟为参考系,其他龙舟都是静止的 C、获第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大 D、获最后一名的龙舟,终点冲刺速度一定最小
  • 8. 2021年12月6日,面对宁波镇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12月7日晚宁波市各县区多批医疗救援队出征前往镇海,宁海200多名医护人员分批从宁海的同一个地点出发到达同一集合点,假定有两批车分别采用图中导航中的不同方案至镇海,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两批医护人员的路程一定相同 B、两批医护人员的位移一定相同 C、图中的“时间少收费多”方案中的“1小时25分”是指时刻 D、图中的“距离较短”方案的“85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
  • 9. 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距离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传播速度为c=3×108m/s的红外线和传播速度为v=340m/s的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某次测量时,传感器记录的时间为Δt , 由此可知发射脉冲信号时A与B的距离约为(   )

    A、cΔt B、vΔt C、(c+v)Δt2 D、(cv)Δt2
  • 10.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在第1s、第2s、第3s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3m、5m、7m。汽车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2m/s B、3m/s C、4m/s D、5m/s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考系的 B、公交车经过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 C、因为2>-3,所以2m/s>-3m/s D、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相同

二、填空题

  • 12. 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13. 汽车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后停下,则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m/s,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m/s。
  • 14. 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 Δt1=0.25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 Δt2=0.15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 3.0cm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分别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5. 如图所示频闪光源每秒闪烁 30 次,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s ,如果 AB 的距离是 4cm ,则 AB 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m/s

  • 16. 如图所示是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景,轨道上a、c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是a、c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做了三次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c点,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选填“a”“b”或“c”)点时的瞬时速度;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m/s.

    次序

    挡光片宽/m

    挡光时间/s

    速度/(m・s-1)

    1

    0.080

    0.036

    2.22

    2

    0.040

    0.020

    2.00

    3

    0.020

    0.0105

    1.90

三、解答题

  • 17. 一位旅游爱好者打算骑摩托车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km/h,可是开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15km/h,那么他能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的平均速度吗?
  • 18. 一列火车长380米,它匀速经过路边的扳道工人用19秒,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从火车进山洞到车尾离开共用50秒钟。求这个山洞的长?
  • 19. 运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 13 位移速度为10m/s,后 23 位移速度为20m/s,求全过程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