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方法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潮解 B、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C、人工降雨 D、生石灰做干燥剂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氢气验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 B、硝酸根离子:NO3+ C、氧化镁的化学式:MgO2 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 分类是学习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纯碱 C、煤炭 D、空气5. 自然界中,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关于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大于原子的体积 B、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都是离子 D、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相等6. 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工业三废净化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B、增加核电项目建设,满足用电需求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7.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8. 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B、夏天车胎充气太足引起爆胎——分子体积变大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 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降低肥效9.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10. 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熔喷布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无纺布由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构成,耐磨性差 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D、铝塑条主要体现了铝的硬度适中和延展性好11. 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3 g C、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若所有操作都符合题意,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6%12. O4是意大利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氧分子,也被称为“四聚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O2、O3、O4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B、1个O4分子是由2个O2分子构成 C、O4的密度比O2的密度大 D、O4的化学性质可能比较活泼13.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14. 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进行时需要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B、V型管内A处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可以用点燃的方法对尾气进行处理 D、在A处CO发生了还原反应15. 下列实验设计切实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鉴别CaCO3、NaCl、NH4NO3、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A、A B、B C、C D、D16. 已知金属M、N和Fe活动性强弱关系为:M>F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M放入ZnSO4溶液中,一定有锌析出 B、金属N放入CuSO4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C、金属Fe放入NCl2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将相等质量的金属Fe和M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若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Fe>M,则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一定为Fe<M17. 氢能是绿色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
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
A、反应3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O和Fe3O4 C、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D、反应3的产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和反应2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1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在密闭容器中镁条与充足氧气反应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浓硫酸长时间敞口露置于空气中
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19. 民以食为天,吃出来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小明爸爸为全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周末晚餐。食谱如下:清蒸鲈鱼、油炸花生米、姜汁松花蛋、腰果西芹、蛋花紫菜汤和米饭、小米粥。(1)、食谱中清蒸鲈鱼富含的主要基本营养素是。(2)、西芹在炒制之前可用小苏打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农药,小苏打的化学式是。(3)、在食用松花蛋时,往往加一点醋,醋能杀菌,又能中和松花蛋的一部分碱性,吃起来也更有味。醋酸可以用 HAc 来表示(Ac为醋酸的酸根),请写出醋酸与松花蛋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饭后洗刷碗筷时为了更好清洁油渍通常会使用洗洁精,是利用其作用。20.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21. 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1)、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图1、图2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氯化钠是一种由(离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②图2是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用语言描述该反应的实质为。
(2)、图3的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后稀硫酸中减少的离子是(填符号)。22.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 , 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肥。(2)、生产甲醇(CH3OH)。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②用“捕捉”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a的溶解度为50g时的温度为。(2)、t1℃时,将20g c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____。A、B、
C、
D、
24. “青团”是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1)、一个侧柏莲酮芳香油分子由个原子构成。(2)、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25.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用水是经过净化处理得到的。用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方法(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利用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三、科普阅读题
-
26. “身边的化学”——体验“家庭燃料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上世纪50﹣60年代多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70年代以燃煤为主,70﹣9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煤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能产生效应;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在高温条件下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这也是实验室活泼金属起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充分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从如图中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3)、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的性质。四、综合题
-
27. 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备CO2并验证其性质。(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要证明CO2与水反应,应在1处放。(3)、烧杯中蜡烛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28.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1)、图A中瓶内少量水的作用是;(2)、图B中产生氢气的玻璃管为(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C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活塞后白磷燃烧。比较打开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29. 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资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 SO2等有害气体,CaSO3是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任写一点):。(2)、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稀硫酸溶解生锈的铁制品(主要含铁,还有氧化铁等)生产硫酸亚铁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写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0.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盐的性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A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
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①氯化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2)、小华取来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将该溶液倒进塑料瓶中一部分,迅速拧紧瓶盖,振荡,结果瓶子变瘪。小华得出结论: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小明同学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3)、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继续探究】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5)、【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6)、【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五、计算题
-
31. 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g。(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