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运动和力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王亚平老师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墩墩的惯性会消失 B、冰墩墩竖直加速下落 C、冰墩墩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冰墩墩的运动方向会不断改变
  • 2.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往冰雪路面上撒煤渣 B、在鞋底刻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拉杆旅行箱底部装轮子 D、用力捏闸使自行车更快停下
  • 3. 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 4.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扔冰墩墩”游戏,冰墩墩被扔出后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一直受到手的推力 B、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自身有一个向前冲的作用力 C、冰墩墩离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冰墩墩具有惯性 D、用手接住后,冰墩墩失去了惯性
  • 5.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是为了利用自身的惯性以提高成绩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6. 如图所示,是小强参加劳动实践挑水时的场景,若扁担重10N,每只桶总重均为200N,当扁担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时,扁担受到肩的支持力约为(     )

    A、210N B、410N C、200N D、400N
  • 7. 小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铁块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和铁块沿同一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图乙所示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力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C、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 D、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 8.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③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④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⑤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⑥摩擦力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 9.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从空间站回到地球,把来自太空的纸星星送给女儿。纸星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   )
    A、质量变小 B、质量不变 C、重力变小 D、重力不变
  • 10. 2022年2月6日,不服输、敢拼搏、懂团结的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在比赛过程中(   )

    A、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只受重力 B、将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的足球受力不平衡 D、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因不受力而逐渐停下
  • 11. 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 12. 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 , 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 , 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   )

    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3. 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使木板A作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 14. 如图甲,将一块粗糙的、有三段长度相等区域的木板水平放置,用恒为2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块(不考虑物块的大小)在木板上从区域Ⅰ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进入区域Ⅲ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Ⅲ的最右端。图乙为物块在区域Ⅰ和Ⅱ上运动的v-t图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块在区域Ⅰ上做加速运动 B、物块在区域Ⅰ上的平均速度比区域Ⅱ上的小 C、物块在区域Ⅱ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 D、物块在区域Ⅲ上运动的时间等于1s
  • 15. 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A、B两物体,分别在F1=3N、F2=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 B、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C、物体A的质量一定大于物体B的质量 D、物体A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B的速度

二、填空题

  • 16. 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m决赛中,我国选手高亭宇夺得金牌。如图,是他比赛中通过弯道的情景。他在弯道滑行时,其运动状态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穿上冰刀鞋是为了 他对冰面的压强。

  • 17. 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再次问鼎亚洲杯,为祖国争得荣誉。守门员奋勇跃起截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足球将做 运动。
  • 18.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19.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物体在1s处于(“静止”、“加速”、“匀速”)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 20. “天宫一号”飞船逐渐靠近空间站,空间站相对于飞船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助推器喷气使飞船的速度变快,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在运动过程中飞船的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图所示的是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境,此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向下的方向。(选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滑雪板,OB沿竖直方向,OC平行于滑雪板。)

  • 22. 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N。

  • 23.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 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作图题

  • 24. 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骑自行车比赛时的情景,请画出地面对自行车后轮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

  • 25. 如图所示,钢管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绳竖直悬吊着。请画出钢管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 26. 北京冬奥会滑雪场,索道设施可将物资从山脚运往山顶。如图所示,封闭式轿厢随钢索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静止在轿厢内的物体A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 27. 如图所示,重为G的苹果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O点为苹果重心),请画出苹果所受力的示意图。

  • 28. 用绳系住氢气球,在风力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补全气球受力的示意图。

  • 29. 如图所示,人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请作出人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 30. 课堂上老师经常使用磁钉以便在黑板上张贴挂图。如图,将一个磁钉直接吸附在竖直黑板上,磁钉受到4个力而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一对平衡力)。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力(黑板对磁钉的弹力N),请你在图中画出另外3个力并用习惯符号G、f、F标注。

四、实验探究题

  • 3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是棉布面,侧面和下表面是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面。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

    压力

    测力计示数

    1

    下表面与木板面

    2.5N

    1.2N

    2

    下表面与木板面

    5.0N

    2.4N

    3

    下表面与木板面

    7.5N

    3.6N

    4

    侧面与木板面

    2.5N

    1.2N

    5

    上表面与木板面

    2.5N

    1.8N

    6

    侧面与木板面

    5.0N

    (1)、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
    (2)、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由实验1、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4)、由实验1、2、(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比;由此结论可得,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是N。

  • 32.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相同;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选填“甲”或“乙);

    (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____。(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
  • 33.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聪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老师指出图乙的装置更科学,原因是选用小车,可以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小车保持(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左右两盘放质量相等的砝码,小车保持静止。将左盘中再添加一个砝码,小车将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F2的大小不变,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转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上。
  • 34. 据《天工开物》记载,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弓的基础上,又研发了能从容瞄准目标击发的弩,如图甲所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模拟弩的结构,把一橡皮筋纸卷根稍许绷紧的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在纸卷芯内安装带凹槽的固定装置,制作了发射器,并用吸管代替弩箭,如图乙所示。利用这个自制发射器,同学们探究吸管飞行的距离与发射角度的关系。

    (1)、同学们在吸管上每隔1cm标注记号,其目的是
    (2)、请你帮助小组同学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结合弩的材料、结构特征,请你猜想吸管飞行的距离还跟自制发射器的什么因素有关
  • 35. 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则测量值真实值;
    (2)、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线,但未找到10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 , 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N力对应的刻度线

    (3)、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