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能比较出室温下白糖和食盐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组实验是(   )
    A、 B、    C、 D、
  • 2. 某同学在探究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时,取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在冷水和热水中逐渐加入蔗糖,并使之充分溶解,直到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其目的是探究溶解能力与(   )
    A、溶剂种类的关系 B、温度的关系 C、溶质种类的关系 D、搅拌的关系
  • 3. 小科同学的校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不小心沾上了油漆,若要在不破坏衣服的前提下将衣服洗干净,你认为应选择的洗涤剂是( )

    洗涤剂

    油漆

    化纤

    A

    能溶解

    能溶解

    B

    能溶解

    不能溶解

    C

    不能溶解

    能溶解

    D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A、A B、B C、C D、D
  • 4.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 5.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着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氯化钠
  • 6. 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时,应选用下列哪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 7. 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在20℃时将该物质20克投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20% C、16.7% D、无法计算
  • 8.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①称量氯化钠固体时用的砝码有磨损;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A、③⑤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20℃时,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50℃时,15克B物质溶于50克水中恰好饱和,A与B的溶解度(   )
    A、  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 10. 如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二、填空题

  • 11.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恒温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判断:最终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这句话对吗? (填 “对”或“不对”)。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 12. 如图所示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氯化钠g。
    (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滴加水至所需刻度。
    (3)、操作戊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在配置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A、甲图——氯化钠中含杂质 B、乙图——称量用的砝码有缺损 C、丙图——烧杯用水湿润过 D、丁图——量筒中的水没有倒尽
  • 13.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出来)。
  • 14.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其中A一定是溶液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5.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g;
    (2)、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4)、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1.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保留到0.1%)
    (5)、用托盘天平正确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三、实验探究题

  • 16.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

    I.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备用。

    II.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其中溶剂都为20克。(实验所需仪器略)

    试管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洛质种类

    冰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洛剂种类

    植物油

    (1)、在实验中,使用粉状冰糖而不用块状冰糖,好处是
    (2)、本实验中,所研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
    (3)、实验中是如何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
  • 17.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变化”。以下是小金同学的实验报告部分内容,请你回答问题。(已知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

    活动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变化

    探究目的:

    ⒈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的温度变化;⒉学习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操作过程

    (1)、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填“称量纸”或“烧杯”)中进行称量。
    (2)、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3)、同组的小华认为,图示③中的操作错误改正后,上述 实验还不能得出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还需要增加的操作步骤是
    (4)、请你再说出一种溶于 水会使溶液的温度变化的物质
  • 18. 在20℃时,100克5%的食盐溶液温度升高到60℃(忽略水分蒸发),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增大”或“减小”) ;在20℃时,当溶液成为时,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其最大值为。(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 19.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明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3)、小明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  
    A、食盐中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四、解答题

  • 20. 农民伯伯在挑选种子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当作种子,通常用 10%-20%的食盐溶 液选种。现需配制 200 千克质量分数为 16%的食盐溶液, 问:
    (1)、需要食盐千克;
    (2)、你认为农民伯伯该挑选(选填“浮在液面上”或“沉入盐水中”) 的用作 种子;
    (3)、取上述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 16%的食盐溶液 45 千克, 配制成质量分数变为 9%的食盐 水,则需加多少千克水?
  • 21. 疫情时期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消毒剂,它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现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   1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
    (2)、请算出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
    (3)、欲配制72千克质量分数为1 %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毫升?

五、综合说理题

  • 22. 一木块漂浮于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请描述可能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 23.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中,一同学发现: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颗粒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该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记录了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绘制成图。请结合图像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固体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这一现象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