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下对诗句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成因之一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B、“月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 D、“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雾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热
  • 2. 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同时提供定位和通信服务 C、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的合金,可以减小航空器的质量 D、火箭外壳涂有特殊材料,遇到高温时,材料发生升华等变化吸热,防止舱内温度过高
  • 3. 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丙:抽去玻璃板,左侧玻璃瓶中的空气变红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4. 陶艺制作DIY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制作过程包括下图四个环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揉搓泥料 B、拉胚成形 C、晾干刻字 D、高温烧制
  • 5. 水是一种比热容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   )
    A、初春的秧田,晚上灌水保温 B、仲夏的街道,路面洒水降温 C、深秋的沿海,昼夜温差较小 D、隆冬的室内,暖气管热水供热
  • 6. 如图所示的一款甜品,在下面盛有水的盘中加了干冰,甜品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的“白气” ,拿起碗, 看到下面盘中的水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气”是盛水盘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盘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盘里的水“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冒出
  • 7. 快过年了,在舟山年味最浓厚的正月里有传统民俗活动展示,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捣年糕 B、晒鱼鲞 C、舞狮子 D、酿米酒
  • 8. 小明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升高。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水银的属性或特性发生改变是(   )
    A、密度 B、比热 C、质量 D、熔点
  • 9. 科学测量时,操作步骤和方法的不同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测量牛奶的密度时,先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再将牛奶倒入量筒测出质量和体积 B、测量铜块的密度时,先用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后用排水法测铜块的体积 C、测量沸水的温度时,为避免温度计损坏,将温度计取出后读数 D、测量纸张的厚度时,用刻度尺直接测科学书本1张纸的厚度
  • 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的燃烧 B、矿石的粉碎 C、汽油的挥发 D、铁丝的弯曲
  • 11.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湖水变少 C、露珠形成 D、雾凇形成
  • 12.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一块质量为0.79千克,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 13. 厂家现有一批体积为1米3的实心水泥块,密度为2.5×103千克/米3,某工地需要100块这样的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一辆国内限载量为8吨的货车,则要运完这批水泥块,需要运输的次数为(   )
    A、31次 B、32次 C、33次 D、34次
  • 14. 小陈同学用天平测物块时,加减砝码的步骤为: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35 克 B、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85 克 C、若将这个物块送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若加减砝码后天平还不平衡,要调节平衡螺母
  • 15. 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 16. 有 16 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大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A、2 次 B、3 次 C、4 次 D、5 次
  • 17. 下列属于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陶瓷具有耐酸、耐碱性 B、液氧用作火箭升空的助燃剂 C、熟石灰与土壤中酸性物质反应 D、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 18. 如图,做了酒精倒入水的混合实验后,老师得出结论: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却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所以总体积变小.要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可以进行(    )

    A、芝麻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B、水倒入酒精的混合实验 C、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 D、黄豆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 19. 某同学要称取51.2克食盐,有以下几步操作步骤:①在两托盘上分别放上一张相同的纸;②将游码移动到1.2克的位置;③调节天平平衡;④在左盘加上适量的食盐;⑤在右盘加上50克砝码。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③①⑤②④ C、③①④⑤② D、③②①④⑤
  • 20.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物体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 B、进行物体冷热程度的比较,引入“温度” C、进行物体占有空间的比较,引入“体积” D、进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比较,引入“密度”

二、填空题

  • 21. 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利用四套与如图相同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5

    35

    12

    2

    150

    25

    35

    6

    3

    煤油

    300

    25

    35

    6

    4

    煤油

    300

    25

    30

    3

    (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 , 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通过分析上表中1和3两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2.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乙液体的比热容。在0~90s的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

  • 23.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1)、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无法像在地面一样行走,只能飘来飘去。此时,在这种状态下,航天员的身体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航天员开展了太空中细胞生长发育的有关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心肌细胞的运动画面。从结构层次上说,心肌细胞组成了 , 它是人体三种肌肉组织之一。
  • 24. 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小宁选取的天平配备的砝码规格为100g、50g、20g、10g、5g。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台面上,刻度盘指针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往调节。
    (2)、正确调节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估计空烧杯的质量约30g,则依次往右托盘放入20g和10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则应取下10g砝码,加上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 平衡。最后,测得空烧杯质量为28g。
    (3)、如图2所示,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g。
    (4)、以下情况,对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放置天平的台面不水平
    B、砝码集中在托盘的一侧
    C、两个托盘的质量有差异
    D、砝码生锈后质量变大
  • 25. 小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填“左”或“右”)调 节平衡螺母。
    (2)、可是他无论怎样调节,天平都无法平衡。老师将游码调节至 3g 处,天平平衡;并建议他继续使用这架天平进行称量。小柯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请问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 
    (3)、使用时,他发现砝码是生锈的,则他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4)、这架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的砝码如图丙所示,其中有两个 20g 的砝码,小妍认为可以去掉一个,你认为小妍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6.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 27.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2)、当把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此时,温度计内的水银的:①体积,②质量,③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选填序号)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如图乙所示,则热水的温度为℃。
  • 28. 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
  • 29.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分别表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1)、铝有延展性,能被加工制成炊具。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蜡烛能燃烧。
  • 30. 在实验里,托盘天平是测量的常用仪器,以下为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②调节 , 使指针 , 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盘,向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重新平衡,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

    ④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三、实验探究题

  • 31.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 返回器携带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样品容器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封装的。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小滨同学想学习科研工作者测量石块的密度,在白马湖公园捡了-块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小滨同学将石块放到已调平的天平上,经如图甲操作后使天平再次平衡,所用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小滨记录石块质量为g;

    (2)、同组小江指出小滨在实验中出现了两处错误:错误①是 , 错误②是

    小江通过计算求出了石块的实际质量应该是g。

    (3)、在测石块体积时,小滨发现小石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将小石块轻轻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小石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8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

    (4)、小江同学觉得上述操作仍存在问题,会导致石块密度(选填“ 偏大”或“偏小”), .理由
  • 32. 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火箭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托举载有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向着更高领域迈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载火箭发射塔下面设有导流槽,里面装着大量的水,因为水(填物态变化)可以带走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防止铁架被烧断。
    (2)、12月9日,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如图是其中的一个实验场景,王亚平成功制作了一个水球,说明液体内部分子间存在 , 从而促使液体表面收缩拉向内部,形成球体;接着在水球中注入一些蓝色液体后,蓝色液体在水球中慢慢散开,这是一种现象,说明
  • 33.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大小,小金采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仪器做实验,它们使用相同的电源给加热件供电加热。

    (1)、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导热性越好,则热量在该物质中传递越容易。本实验仪器中,容器应该选择导热性(选填“好”或“差”) 的材料来制作。
    (2)、将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两个容器,加热至两者的末温也相同,通过比较来判断谁吸收的热量更多。
    (3)、如果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初、末温度都不相同,只要水和煤油都相同,也能用和(2)一样的方法做出相应的判断。
  • 34. 小思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她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思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 5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丙所示, 接下来小思应采取的操作是 ,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质量是g。
    (5)、小科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 38g 食盐,他也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 35g 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 3g 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四、解答题

  • 35. 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 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ρ=1.0×103kg/m3 , 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 36. 今年小科的爸爸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柑橘喜获丰收。小科想测一下柑橘的密度,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26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5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11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柑橘的体积是多少?
    (3)、请计算出这个柑橘的密度。
  • 37.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

    所需时间/s

    升温20°℃

    所需时间/s(

    升温30℃

    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C、火箭发射塔导流槽内装有大量的水 D、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 38.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1 点 59 分,完成月球“挖土”任务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从月球带回 1731 克月壤!

    (1)、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目前科研人员经过测定,月壤的密度比地球土壤密度要小。假如将来你也 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你取得了一块其他星球的矿石,想要测定该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质量: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②测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按照该方法测出矿石的体积为 cm3。

    A.加水到标记处(矿石浸没水中)

    B.取出矿石(准备补充水)

    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处

    ③算密度: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矿石的密度是 g/cm3(保留一位小数)。 但是此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会导致测量 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综合说理题

  • 39. 在一次实验课上,某同学把一小块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放入水中,立即看到水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观察到水面上方出现了浓厚的白雾,好奇的她把手指伸入白雾中,她感觉到手指凉凉的、湿湿的。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 40. 冬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到河面上弥漫着“白雾”。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