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6.2插秧歌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对《插秧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中“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B、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C、诗歌最后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照管鹅儿与雏鸭”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表现了农家的勤劳、艰辛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辛苦的同情。
  • 2.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之     掇:拾取,摘取 C、雨从头上湿到     胛:肩胛 D、朝餐歇半霎     渠:渠水
  • 3. 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田夫/抛秧/田妇/接 C、雨从/头上湿/到胛 D、低头/折腰/只/不答
  • 4. 下列诗句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莒,薄言采之 B、笠是兜鍪蓑是甲 C、雨从头上湿到胛 D、照管鹅儿与雏鸭
  • 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C、“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D、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人称“诚斋先生”。
  • 6. 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之”是代词,代指芣苢。 B、《茉苢》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中只有动词的变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C、《插秧歌》的颔联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写出了劳动的紧张与艰辛。 D、《插秧歌》的尾联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写出了农事的繁杂与农家的勤劳。

二、古诗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僭非权臣而僭于权臣,扰非盗贼而扰于盗贼,其惟朋党之论乎!盖欲激人主之怒莫如朋党,空天下人才莫如朋党。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宁宗嗣位,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

    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冑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冑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冑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冑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B、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C、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D、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又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土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宰相,古代辅助帝王管理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也称相、相国、丞相,历史上各个朝代都设一个宰相,地位仅次于皇帝。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各个朝代都有规定,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等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万里虚心求教,正心诚意。在张浚被贬永州时,他多次拜谒张浚却不得见,后以书力请才见到张浚;他为了终身谨记张浚正心诚意的教诲,给自己的书斋取名“诚斋”。 B、杨万里为人正直,遇事敢言。他任奉新县知县时,为张栻被贬袁州一事,上书直言,力留张栻,又写信劝说虞允文,虽事未成,但大家都认为杨万里了不起。 C、杨万里慧眼识才,为国举才。任东宫侍读时,宰相王淮问他:宰相的第一要务是什么?他认为是选拔人才。他所举荐的朱熹等六十人,先后被王淮提拔任用。 D、杨万里不畏权贵,刚直爱国。韩侂胄当权时,他卧家十五年,仍心忧国事并忧愤成疾。当听说韩侂胄用兵时,他失声恸哭,表达激愤之情又留字告别妻子儿女,笔落而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②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午睡起来本来想读读书,可是又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致。 B、全诗前两句以“一架松阴”“半弓苔”来渲染午睡初起时诗人内心情思的慵倦。 C、后两句诗中说,诗人掬起泉水想去浇浇芭蕉,却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D、全诗后两句捕捉了特定生活状态下的偶然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静。
    (2)、有人说,“戏”与“误”的配合使用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中有突出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主旨作简要分析。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采采芣苢,。采采芣苢,。采采芣苢,。(《诗经·周南·苯莒》)
    (2)、 , 小儿拔秧大儿插。 , 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插秧歌》)

三、语言表达

  • 10. 情感价值观:课文《芣苢》《插秧歌》两首诗表现从普通百姓到朝廷官员,都从亲身劳动中创造了财富,获得了 快乐。结合课文和现代社会事例,再次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 深刻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