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期第一阶段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 语言文字运用1

    《红楼梦》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删繁就简,            , 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这是因为,(      )。大观园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

    宋淇是唯一曾经把曹雪芹与荷马           的人,因为小赫胥黎指出荷马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将事物的整个真相全盘托出,这在宋淇看来,一如曹雪芹的              , 遍观圆照。如此看来,《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           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说。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水浒传》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不是从作者看来,而是从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呵而就    相提并论    铁面无私    品味 B、一气呵成    相提并论    明镜高悬    品位 C、一呵而就    一概而论    明镜高悬    品位 D、一气呵成    一概而论    铁面无私    品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 B、《红楼梦》的整体内容更需要工笔 C、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是不相同的 D、《红楼梦》的内容比《水浒传》更需要工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2. 语言文字运用II

    近年来,网络文艺有不断迭代的内容与形式。题材内容上,《大江东去》《复兴之路》《大国重工》等作品          , 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大医凌然》《大山里的青春》《幸福不平凡》等则从小处着笔,书写平凡人的不懈奋斗。           , 从给观众更多自主权的互动影视、更适配手机屏幕的竖屏影视,到更有叙事感和个人色彩的视频日志,基于媒介特性的探索从未止步。

    在网站上无论是“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发“弹幕”点评边看剧,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开展的网红景点“打卡”,网络文艺凭借其          , 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网站上无论是“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剧边发“弹幕”点评,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开展的网红景点“打卡” B、无论是在网站上“迫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剧边发“弹幕”点评,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开展的网红景点“打卡” C、在网站上无论是“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发弹幕”点评边看剧,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展现的网红景点打卡” D、无论是在网站上“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看剧边发“弹幕”点评,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展现的网红景点“打卡”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40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进士。援行人,擢吏部稽勋主事,更历四司,乞假归。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出为关南道参议,迁固原副使。巡抚丁启睿檄大器讨长武贼,用穴地火攻法灭之。大器负才,性刚躁,善避事。见天下多故,惧当军旅任,力辞,且投揭吏科,言己好酒色财,必不可用。帝趣令入京,诡称疾不至,严旨切责,亦不至,命所司察奏。明年三月始至,命以本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时畿辅未解严,大器及诸将和应荐、张汝行驰扼顺义牛栏山。总督赵光抃集诸镇师大战螺山,应荐阵亡,他将亦多败。大器所部无失事,增俸一等。十七年四月,京师报陷,南京大臣议立君。大器主钱谦益、雷縯祚言,立潞王,议未定而马士英及刘泽清诸将拥福王至。福王立,迁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以异议绌,自危,乃上疏劾士英。言其拥兵入朝,䩄留政地,翻先皇手定逆案,欲跻阮大铖中枢。其子以铜臭为都督,女弟夫未履行阵,授总戎,姻娅越其杰、田仰、杨文骢先朝罪人,尽登膴仕,乱名器。疏入,以和衷体国答之。未几,泽清入朝,劾大器、縯祚怀异图。大器遂乞休去,以手书监国告庙文送内阁,明无他,士英憾未已,令太常少卿李沾劾之。遂削大器籍,复命法司逮治之。以蜀地尽失,无可踪迹而止。大器既去,沾得超擢左都御史。谦益亦以附士英、大铖,得为礼部尚书。独縯祚论死。明年,宗室朱容藩自称天下兵马副元帅,据䕫州。大器檄占春、大海、云风讨杀容藩,大器至思南得疾,次都匀而卒,王谥为文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 B、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 C、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 D、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畿辅,“畿”是京都,“辅”是护卫,畿辅指环绕京城之特殊行政区域。 B、告庙,庙,供祀先祖的处所,君王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C、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统辖博士和太学。 D、夔州,巴蜀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治地即今日重庆奉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大器负有才能,征讨长武的贼寇,他采用挖地洞火攻的办法消灭了贼寇;螺山一战,别的将领或死或败,而他的部队没出过什么事。 B、吕大器懂得避事,他看到天下大乱,就力辞军队中职务,且以贪爱酒色财为托辞;得罪马士英又被刘泽清弹劾后,他也主动请辞官职。 C、吕大器行事周密,他在辞官回乡之前,亲手把监国告庙的文件抄一份送到内阁,表明自己别无他念;返乡后又藏匿行踪,得以避祸。 D、吕大器不阿不谀,他与钱谦益主张拥立潞王,但马士英及刘泽清等拥立了福王,他却不像钱谦益那样,曲从依附马士英,谋求高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严旨切责,亦不至,命所司察奏。

    ②大器以异议绌,自危,乃上疏劾士英。

    (5)、吕大器弹劾马士英的罪状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倚山结屯,太宗命诸将分击之。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军乘之,贼遂奔溃。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曰:“薛仁贵。”帝召见,嗟异,赐金帛、口马甚众,授游击将军。高宗幸万年宫,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门,宿卫皆散走,仁贵曰:“当天子缓急,安可惧死?”遂登门大呼,以警宫内,帝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帝寝,帝曰:“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乾封初,高丽泉男生内附,遣将军庞同善、高侃往慰纳,弟男建率国人拒弗纳,乃诏仁贵率师援送同善。至新城,夜为虏袭,仁贵击之,斩数百级。同善进次金山,衄虏不敢前,高丽乘胜进,仁贵击虏断为二,众即溃,斩馘五千,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遂会男生军。手诏劳勉。仁贵负锐,提卒二千进攻扶余城,诸将以兵寡劝止。仁贵曰:“在善用,不在众。”身帅士,遇贼辄破,杀万余人,拔其城。因旁海略地,与李军合。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有诏仁贵率兵二万与刘仁轨镇平壤,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移治新城。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永淳二年卒,年七十。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给舆,护丧还乡里。

    曰: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

    (节选自《新唐书·薛仁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 B、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 C、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 D、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武,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文中的玄武门即长安城北门,“玄武门之变”也就是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政变。 B、乾封,唐高宗年号,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年号建元。 C、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宗室赠官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唐朝时逐渐完善,形成了规范化的制度。 D、赞,一种多以韵文写成一般用于颂扬的文体,或是纪传体史书中篇末的评论性文字,文中正是对薛仁贵的评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正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经妻子柳氏的劝勉,薛仁贵这才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B、攻打安市城时,唐太宗李世民根据敌情,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薛仁贵身穿白衣冲锋在前,得到皇帝赏识。太宗还召见了他,并给予丰厚的赏赐。 C、山洪暴发,守卫将士尽皆逃散,身在万年宫的高宗处境危险。薛仁贵冒死登上宫门大声呼喊,向宫内报警,皇帝匆忙逃出登上高地,才躲过一劫。 D、庞同善驻扎在金山,不敢上前迎敌,直到薛仁贵把敌军分割成两部分,歼敌五千,攻克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座城镇,才得以与泉男生的部队会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

    ②身帅士,遇贼辄破,杀万余人,拔其城。

    (5)、安东都护府的治所移至新城后,薛仁贵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其效果如何?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专项练习(18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 , 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亦曾言之。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B、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C、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D、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交际用语,从汉代开始,作为对长辈的敬称,多用于书信,比较庄重。 B、丹青,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 C、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年共得二千一百六十斛。 D、甘露,西汉宣帝在位时期曾使用多个年号,文中神爵、甘露都是宣帝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获释归汉前,曾经百般劝说苏武投降的李陵摆酒庆贺,席间倾诉自己的委屈与无奈,与苏武诀别时涕泪交流。 B、苏武正值壮年受汉武帝派遣持节出使匈奴,滞留匈奴十九年,历经千难万险,回到长安朝见汉武帝时已白发苍苍。 C、苏武回到汉朝第二年,因受上官桀父子等人合谋的反案牵连,被免去官职,他的儿子苏元也因参与密谋犯罪被杀。 D、苏武家里不蓄积财产,朝廷赏赐的财物全都赠送给自己的兄弟和老朋友,连皇后的父亲平恩侯都非常敬重他。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之为临淄王也,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于上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陛下践阼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呢。”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优/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B、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C、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D、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书令,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 B、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车驾”“万乘”“九重”“天子”“皇舆”等同为帝位代称。 C、践阼,“阼”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践阼”指的是天子即位。 D、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与此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玄宗想让李林甫为宰相,为此询同张九龄,张九龄因提否定意见被李林甫嫉恨。 B、惠妃哭诉太子有结党谋害之心,唐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却坚决反对,玄宗不悦。 C、在是否废太子上,李林甫当场没表态;惠妃为了达到目的,暗地派人拉拢张九龄。 D、严挺之颇受张九龄赏识,却为李林甫怨恨,因为严挺之把他推举的萧炅贬了官。

四、名篇名句默写(12分)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待人和傲视他人不同结果的两句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在《论语》中,孔子明确回答子贡可以终身践行的“恕”指的是“”。
    (4)、荀子在《劝学》中的“”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6)、杜牧《阿房宫赋》中“”通过否定句写阿房宫中房屋之多,“”通过否定句写宫女猜测帝王的车驾驶向何方。

五、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疫情,谣言四起,是非难明;俄乌战争,众说纷纭,真伪莫辨……各类信息充斥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网络媒体。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普罗大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各种信息与评论,但这些信息与评论未必都可信,需要我们认真辨识。

    新教材要求高中生必须提高媒介素养,语文课堂将开展以“辨识媒介信息”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