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我们要参观元谋人遗址,应该去(     )
    A、云南省 B、陕西省 C、浙江省 D、河南省
  • 2.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原始农耕遗址的基本情况(     )

    A、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 3. 2019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磨制石器和半地穴式房屋遗存,这三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
    A、  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4. 炎帝和黄帝对远古传说时代的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     )
    A、人文初祖 B、算学之首 C、千古一帝 D、书圣
  • 5. "传说"和"史实"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下列属于传说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 B、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C、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D、山顶洞人过集体生活、具有爱美意识
  • 6.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它指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7.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8. 对下图青铜器的解读,错误的是(     )

    A、铸造于商代后期 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铸造技术采用的是"泥范铸造法" D、该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 9. 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行书 D、楷书
  • 10. 他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指的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秦穆公
  • 11.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

    A、都江堰 B、灵渠 C、翻车 D、耧车
  • 1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 13. 汉初统治者主张无为而治,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
    A、百家争鸣 B、文景之治 C、牧野之战 D、民族交融
  • 14. "传说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5. 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的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蔡伦 D、王羲之
  • 16.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这部医学著作的作者是"医圣"(     )
    A、顾恺之 B、张骞 C、司马迁 D、张仲景
  • 17. 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的成就是①望、闻、问、切"四诊法②麻沸散③五禽戏④《黄帝内经》(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8.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该著作的作者是(     )
    A、张角 B、司马睿 C、司马迁 D、司马炎
  • 19.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涿鹿之战 D、赤壁之战
  • 20. 时空观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掌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根据下图指出完成了全国短暂统一的是(     )

    A、西晋 B、十六国 C、北魏 D、北周
  • 21.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
    A、阻碍了民族交融 B、阻碍了思想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促进了中外交往
  • 22. "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记,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材料评价的是(     )
    A、八王之乱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 23.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     )
    A、《水经注》 B、《兰亭集序》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 24.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是南朝科学家(     )
    A、郦道元 B、祖冲之 C、张昭 D、刘徽
  • 25. 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B、书法家锺繇独创了楷书 C、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D、王羲之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二、综合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察举制选官制度,这推动了素族的儒学化进程。他们通过习儒通经,利用察举制度,成为国家官僚。成为国家官僚后,他们继续修习儒家经典并开枝散叶,他们的子弟及其后代成为官僚世家。到东汉时期,出现了世代通经的家族,他们创办私学,习学儒家经典,豪族开始逐渐由世代通经向世代官宦转变。

    ——于津懿《汉代豪族的儒学化过程研究》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集中在哪部著作中?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一措施的?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变革的认识。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三: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9.5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4岁。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

    (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图2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哪一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东汉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东汉中后期的什么政局有关联?
    (4)、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对我国现实"中国梦"有何启示?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时期开创的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在"大一统"过程中推行的什么政策?
    (4)、根据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秦皇汉武对中国历史分别有什么影响?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万余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富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的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阈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民族交往有哪些方式?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