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探究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B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将润湿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取样,溶解、蒸发、结晶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A、A B、B C、C D、D2.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检验CO2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A、A B、B C、C D、D3.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滴加碘酒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
C
鉴别小苏打和面粉
观察颜色
D
检验羊毛中含有蛋白质
闻气味
A、A B、B C、C D、D4. 下列选项中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及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评价及分析
A
除去CuO粉末中的C粉
加足量的稀H2SO4过滤
符合题意:CuO和H2SO4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uSO4 , 而C不溶于水,可过滤除去
B
蒸发NaCl溶液获得NaCl固体
一直加热至溶液完全蒸干
不符合题意:完全蒸干溶液会造成固体溅出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加适量的Ba(NO3)2容液,过滤
符合题意:因为K2SO4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不溶于水,可过滤除去
D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符合题意:HCl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与NaOH反应被除去
A、A B、B C、C D、D5. 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探究气态石蜡是否易燃
将尖嘴玻璃导管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在尖嘴处点燃
C
探究水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将两枚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和食盐水的两个小烧杯中
D
测定肥皂水的 pH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
A、A B、B C、C D、D6. 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这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A、A B、B C、C D、D7.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aCl2杂质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B
测定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鉴别尿素和碳铵两种化肥
取少量两种化肥分别置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配制48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2.88g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
筒量取所需水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A、A B、B C、C D、D8. 关于下列实验的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A、由酚酞溶液变红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C、对照实验可得出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 D、电解水实验在b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10. 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NaOH固体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软水
C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黑色的是木炭粉
D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说明含有HCl
A、A B、B C、C D、D11.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室温下,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高低
A、A B、B C、C D、D12. 如图所示,将5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
Ⅰ
碘
水
固体不消失
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
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
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
A、Ⅰ和Ⅱ对比一一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 B、Ⅱ和Ⅳ对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 C、Ⅱ和Ⅲ对比一一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Ⅲ和Ⅳ对比一一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3.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 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1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氮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D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15.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CO2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干燥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
装置图
A、A B、B C、C D、D16.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1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烧碱有吸水性 B、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1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O2中混有的CO(质量比为1:1)
先通过均热CuO,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NaCl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话量稀盐酸
A、A B、B C、C D、D19.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蒸发食盐水 C、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测空气中O2的含量20.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观察乳化现象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1.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22.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p水=lg/mL)
A、A B、B C、C D、D23.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2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维
分别灼烧,闻气味
B
鉴别KCl固体和NH4Cl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酞溶液
D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A、A B、B C、C D、D2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向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
B
验证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将纸张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证明白醋显酸性
向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
检验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
向面包表面滴加碘水
A、A B、B C、C D、D二、多选题
-
26. 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提纯: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降温结晶
B
除杂:铁钉表面的铁锈
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C
检验:肥皂水的酸碱性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
D
鉴别:氯化铵、氯化铜、硫酸钾
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三、综合题
-
27.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提纯工业级粗氧化锌(含有FeO、MnO、NiO等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反应①中,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反应⑤中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Zn2(OH)2CO3固体应放在(选填“坩埚”或“蒸发皿”)中高温加热。(2)、反应①中,Fe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3)、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反应④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28. 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记载的湿法炼铜术,表明我国是最早利用硫酸铜的国家。(1)、微观认识: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符号)。(2)、宏观分析:用硫酸铜炼铜的化学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变成价。(3)、用途推测: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推测其用途为。(4)、工业制法:方案一:
方案二:将废铜屑倒入稀硫酸中,控温80℃并通入空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三:
请选出较好方案并阐述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
-
29. 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性(填“酸”、“碱”、“中”)。(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
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
【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你的猜想是。
(4)、【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亮猜想不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l2溶液
你的猜想成立
31.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集气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数字序号)。
(4)、F是密封良好充满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现用F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导气管口b、c连接之前需进行的一项操作是。32. 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l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
(4)、【设计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
(5)、【反思拓展】I、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33. 科学探究是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近年来,自热食品种类繁多。只需将撕去塑料膜的发热包放入凉水中,就能享用美食,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实验小组同学买来一份自热食品进行以下探究。
【资料】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粒。
Ⅱ、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偏铝酸钠溶于水。
(1)、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小组同学取出发热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适量凉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固体迅速膨胀,同时还可观察到发热包内固体变硬结块,其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使用发热包过程中,禁止明火的理由是。(3)、探究二:反应后混合物中部分成分的探究。根据以上操作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Ⅰ的名称是。
(4)、根据现象①得出:滤液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根据现象②③分析得出:固体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综合分析得出:现象③中产生的气体,其成分的组成可能为。(5)、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进行反思总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A、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B、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C、禁止用湿手接触发热包 D、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通风34. 含有铵根离子()的盐属于铵盐,兴趣小组对铵盐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1)、【了解组成】一种常见铵盐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为 , 则它表示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 , 某种碳酸氢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1.8%,则该碳酸氢铵样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比较性质】已知硝酸铵溶液显酸性,则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和(填离子符号)。
(4)、常见的铵盐中,仅有碳酸氢铵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放出氨气,则常温下鉴别碳酸氢铵与硫酸铵的最简便方法是。(5)、铵盐与碱混合通常会放出氨气,因此,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写出加热条件下硫酸铵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提出问题】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可以得到一种铵盐,该反应常用于探究微粒的运动性。那么,微粒运动速率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呢?【查阅资料】浓盐酸靠近浓氨水时,会出现大量的白烟。
【进行实验】
将一根玻璃管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甲。
浓盐酸与浓氨水未直接接触就产生白烟,是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
(7)、由图甲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其微粒运动速率越。(8)、【拓展延伸】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乙。
图乙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甲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
(9)、实验中发现V型玻璃管发热,其原因是。35. 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1)、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
有产生
样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产生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不正确,正确方案应选用(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l2溶液
(2)、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3)、【方案2】如1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更优。
(4)、【拓展】2图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2℃,t1一t2的最优范围是(填字母)。a.40-10 b.60-30 c.70-40
36. 在清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同学们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①“问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梦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部分变质。
③“天和”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全部变质。
三个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各自猜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报告】小组名称
“问天”小组
“梦天”小组
“天和”小组
药品种类
酸
碱
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变红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颜色不变色
实验结论
该溶液已经变质
该溶液部分变质
该溶液
(2)、【解释与结论】“问天”小组的实验中,能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天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梦天”小组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4)、【反思与评价】①在不改变被检验物质成分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结论。
②“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延伸】
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瓶塞,防止药品变质。
(5)、【实践与应用】对于同学们发现的这瓶溶液,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
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 B、清洗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 C、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37. 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活动开放日,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1)、【实验活动一】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60克。
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结果保留整数)
(2)、量取水时,需要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是。(从10mL、50mL量筒中选择)(3)、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4)、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实验活动二】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且破裂。
为探究破裂处生石灰变质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燥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瓶中破裂处的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烧杯壁无发热现象
②
取①中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
有Ca(OH)2
③
取①中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确定所取白色固体的成分。
④将②③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一洁净干燥的烧杯中静置,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8. 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3)、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5)、【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CaCl2 猜想三:
(6)、【设计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猜想二成立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9.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条件下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并对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分析。【查阅资料】
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可与O2、H2O等物质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较复杂的氧化物。
②Na2O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并与H2O反应生成NaOH,还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实验过程】
③打开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
④待F中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钠熔化并开始燃烧,熄灭酒精灯,待钠燃烧完全且试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观察产物为白色固体。
(1)、【反思评价】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一会CO2再点燃酒精灯而不是直接点燃酒精灯?。
②C和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都是(填试剂名称);B装置的作用是。
(2)、【提出问题】燃烧产物中白色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O;猜想二:只有Na2CO3;猜想三:既有Na2O又有Na2CO3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将固体样品溶于水,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盐酸,观察现象。
猜想一不正确
Ⅱ
再取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BaCl2溶液呈中性),待沉淀完全后静置,再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
猜想正确
(3)、【反思拓展】小组有同学提出将实验Ⅱ中的无色酚酞溶液改成MgCl2溶液也可验证相同的猜想,请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40. 小明在做课后习题时,看到了化学方程式 , 联想到医院在用 X 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患者服用的“钡餐”,其主要成分是 BaSO4。【查阅资料】BaSO4不会被人体吸收,对身体无害,但 Ba2+是重金属离子,对身体危害较大。
【提出问题】与 BaSO4一样,BaCO3也不溶于水,有同学提出 BaCO3是否也可用作“钡餐”?
(1)、【实验探究】模拟胃液环境设计以下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取少量 BaCO3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 不可用作 “钡餐”
(2)、【反思交流】从 BaSO4性质角度分析,BaSO4不被人体吸收可作“钡餐”的原因是。4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火焰熄灭。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降低了温度和(填序号)。
A.隔绝空气 B.降低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2)、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描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选项
A
B
C
实验
实验描述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烧杯中溶液温度降低
水溶液呈紫色,汽油的颜色不变,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A、A B、B C、C42.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业生产所得的碳酸钠产品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某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经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设计与实验】
方案甲:“气体质量法”
①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样品于装置A中。
②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
③关闭止水夹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④待装置A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K,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第二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
⑤计算。
(1)、【分析与讨论】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步骤(4)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④装置D的作用是。
方案乙:“沉淀质量法”
写出上述流程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实验,最终都计算出了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你根据方案乙中测定的相关数据,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用含有m、n的代数式表示)。
(3)、【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方案乙优于方案甲,理由主要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节约能源 B、操作简便 C、保护环境43. 化学产品制备正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工业制备硫酸铜的两种方案原理如下:Ⅰ:Cu+2H2SO4(浓)=CuSO4+SO2 ↑+ 2H2O
Ⅱ:2Cu+O22CuO CuO+H2SO4=(完成化学方程式)
(2)、某兴趣小组三名同学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新方案,原理如下:Ⅲ:Cu+H2O2+ H2SO4=CuSO4+2H2O
将反应物混合,观察到:开始有少量气泡,而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蓝色,试管发热。逸出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为。他们对反应产生大量气泡非常好奇,推测是某些因素导致了H2O2分解。
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进行探究。
编号
试剂
温度
现象
①
10mL30%H2O2、1mL10%CuSO4
30℃
产生少量气泡
②
10mL30%H2O2、
30℃
无明显现象
③
10mL30%H2O2、1mL10%CuSO4
80℃
快速放出气泡
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②补充完整。
乙同学对比实验(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
丙同学认为,甲、乙同学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
(3)、综合评价制备CuSO4的方案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 B、消耗等质量铜,Ⅲ生成CuSO4最多 C、Ⅲ中有原料发生分解,造成试剂浪费44. 铁黄(FeOOH)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进行铁黄制备研究。已知:①铁黄制备原理
②为促进生成的铁黄沉淀有序生长,实验时需加入少量已制铁黄作为晶种。
(1)、FeOOH可表示为xFe2O3·yH2O,其中=。(2)、铁皮处理:取一定量铁皮,用稀硫酸除去表面铁锈。该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制备铁黄:在如图所示装置的三颈烧瓶内进行制备。步骤一:加入一定量除锈后的碎铁皮
步骤二:加入含有少量铁黄晶种的悬浊液;
步骤三:滴加少量FeSO4溶液;
步骤四:控制合适条件,边搅拌边鼓入空气,充分反应48小时,得到大量FeOOH沉淀。
①将三颈烧瓶中所得FeOOH沉淀分离出来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②为提高产品纯度,需洗涤分离出的沉淀。洗涤前沉淀表面吸附的阴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③实验中仅滴加少量FeSO4溶液,就能得到大量FeOOH沉淀,其原因是。
五、计算题
-
45. 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下图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2)、若加热到300—900℃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填化学式)。(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46.0gMnCO3通过熔烧最多制得的M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