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对外宣布发现脉冲星至今,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00余颗新脉冲星。依托“中国天眼”在射电低频波段领先全球的观测能力,我国天文学家在脉冲星搜寻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领先国外脉冲星搜索团队。这表明( )
①对宇宙的探索是改造客观世界及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
②新脉冲星的存在源于人类天文搜寻能力和技术的提升
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④对天文现象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家庭教育却频频出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应运出台,该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由此可见(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D、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3. 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 )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
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
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旧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②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③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④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
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 2022 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
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能够主宰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中可以认识到( )①每一历史时代的各种经济生产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
②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每一历史时代,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④一个时代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人
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②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恩格斯说过:“整个人类历史还多么年轻,硬说我们现在的观点具有某种绝对的意义,那是多么可笑。”恩格斯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①认识的差异性,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②认识的无限性,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③真理的客观性,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才具有绝对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基础上,用“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佐证了( )①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关注现实的需要,回答时代课题
②真理在被实践的否定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向前发展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为社会变革提供科学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①15.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江河为主纽带,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大江大河生机盎然,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改善不断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积极改变江河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③生态治理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④我国的生态文明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该观点:( )①合理性在于正确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②合理性在于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③不合理性在于否认了知和行两者的区别
④不合理性在于颠倒了认识规律的起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 毛泽东说:“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证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这启示我们(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杜绝本本主义
②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是完全错误的
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探求历史文本背后的真相
④立足实践获得正确认识,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 近年,为了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变化,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充分考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承受能力,将提高福利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材料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我国上层建筑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浙江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等政策的同时,持续释放一系列新红利:发放消费券、发行特别国债……这些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①要创新应破除成规陈说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0. 91岁的顾诵芬院士把毕生精力献给航空事业,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等。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此可见( )①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应该重在物质贡献大小
②创新有利于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④人生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实现进步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 当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抗疫专家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要坚守,二要探索。在病毒变异、病毒来源、疫苗研制以及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面,我们取得了经验和进展,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应对疫情变化。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是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唯一途径,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2. 为了让干细胞诱导更安全、更有效率,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团队开展了小分子的寻找工作,最终发现高度分化的人成体细胞在特定的化学小分子组合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发生类似低等动物组织再生中的去细胞分化现象,获得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中间状态。据介绍,团队用化学诱导干细胞已进一步培养出人体胰岛细胞,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实验成功,未来可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这一研究成果将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表明( )①干细胞诱导研究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种源的研发要做到自主可控,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不畏艰险,十年磨一剑,把这件大事抓好。
上述论述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我们要善于抓住历史的机遇,赢得发展主动和优势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必要条件
③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创造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个人劳动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内核并非传统认知的固态,而是由固态铁和流动的轻元素组成的超离子态 。对于这些潜在的超离子态铁合金,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重元素与轻 元素是以什么状态共存的还是个谜 。为此,研究团队利用基于量子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地球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计算模拟,从而得出上述结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科学未解之谜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②深入把握客观规律能推动人们更好地改造自然
③科学研究要培养创新精神,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④真理在科学预言中不断丰富、发展自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 众所周知,抑郁症与睡眠问题总是“相伴相生”,但其背后的“所以然”却并不明晰。最近,科学家通过对大量人类脑功能影像数据的挖掘,找到了调制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脑神经环路,有望为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抑郁症带来革命性突破。这表明①科学研究可以发现和利用事物的联系
②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会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大势,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握历史大势,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2)、团市委正在策划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提一个具体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项决议总结了“共产党如何看待其过去的百年,以及未来百年将如何继续发展”,回答了“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两个重要问题。这是中共百年党史上继1945年和1981年之后“第三个历史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无疑是具有史诗意义的声明”。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作准备。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阶段的历史教训。香港《大公报》评论称,1945年的决议,从思想上信念上加强了中共全党的团结,有力支撑了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1981年的决议,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富起来”的快车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历史决议,将是中国进入“强起来”新时代之后又一集结号与动员令。
请运用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论述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历史决议的伟大意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闪光时代。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探讨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与选择中,走上革命道路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为什么能演10 绎出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应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请你提两点建议。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朱彦夫是跨越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钢铁战士和时代楷模、人民楷模。
1947年,14 岁的朱彦夫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多次荣立战功。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1957 年,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院“养”辈子的待遇, 毅然决然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整山造田、打井找水、修路架电,年复一-年奋战25载,硬是将昔日没水没电没良田的“讨饭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1982年,患肝炎卸任支书后的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肢抱笔挑战人生极限,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从拿枪杆子,握锄把予到用笔杆子,历经百般磨难,朱彦夫从未向命运低头。朱彦夫说:“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朱彦夫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弘扬朱彦夫精神对于做新时代奋斗者的意义。(2)、这是一场穿越时空与英雄人物的对话。一次涤荡灵魂抗击疫情的洗礼,一段领悟哲理激励备考的经历。深圳高三学子倾听英雄故事,请写青春旋律。请你写出一句励志话语,并给出其蕴含的哲学原理。3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① 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明确 ② 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究竟确定什么目标,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大胆突破僵化认识,最终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机制。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将①②补充完整并从哲学角度阐释“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