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神的三间小屋》课课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给加点字注音。

    憎恶                游                 

                                    宽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qù                huī下                广mào

    要jué                困è                驰chěng

    惊hài                rú养                自惭形huì

  • 3.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pǔ,意志是园丁……让它荒fèi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②俄国大文豪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③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就难免愚;不习惯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④“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 。” ”。)⑤本文作者     以三间小屋为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含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促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园pǔ( ) 荒fèi( )愚( )  体( )

    (2)、给④句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3)、⑤句中的错别字“”应改为“”。 
    (4)、⑤句横线处应该填的作者名是
    (5)、⑤句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伴奏相得益彰 , 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与中秋节前眼花缭乱的月饼展销相比,中秋节过后,林林总总的月饼似乎瞬间就消失了。 D、他那么出色,我和他相比真是自惭形秽
  • 5.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2)、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3)、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二、阅读

  • 6. 分析“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的表达效果。
  • 7. 结合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宁作我”方能成我

    陈大昊

    ①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②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③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情;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④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⑤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⑥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综合性学习

  • 9.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每种字体有什么特征。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3)、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4)、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得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