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二期时间比依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推考出的商朝建立时间早250~500年,从而弥补了龙山文化至早商文化之间的空白期。二里头文化二期的考古发现(    )
    A、实证了早期中国历史的连续性 B、结束了学界对夏商分期的争论 C、表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更为可信 D、找到了尧舜禹传说真实的证据
  • 2. 表  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庙,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 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 3. 隋唐以前,南北方的“端午”观念与习俗大有不同,南方重鬼,所寄托的历史典故多与水的意象相关;北方多人伦忌讳,所寄托常与火的意象相关。唐律规定五月初五休假一日,并对节日用品作出规定,从而使端午节日实现了“国家化”。由此可知,唐代(    )
    A、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B、奉行礼法结合理念 C、南北文化差异在缩小 D、塑造节日统一意识
  • 4. 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
    A、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 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 5. 明清时期,儒家不再以谈“治生”为耻,反而强调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强调士人在经济生活上要有独立的保障。此外,捐纳制度的出现和应试登第政策的变化使商贾可以通过捐纳得到功名,商贾子弟可以通过读书科举而入仕。据此可知(    )
    A、传统社会阶层结构面临解体 B、社会的发展模糊了士商界限 C、士商合流加剧明清政治腐败 D、商业发展促进抑商政策瓦解
  • 6. 在《瀛衰志略》一书中,福建巡抚徐继畲特别强调,彼得大帝“尝以俄人不善驶船,变姓名走荷兰,投舟师为弟子,尽得其术乃归,治舟师与瑞典战,胜之。”并认为“俄罗斯近世之强大,实自彼得罗始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近代民族观念逐渐形成 B、清政府积极向俄国学习 C、民族危机刺激国人觉醒 D、部分士人海洋意识增强
  • 7. 1895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发了画家符节的新闻图画《伏阙陈书》。图中,各省举子正联合上书。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推动维新政治运动深入发展 B、得到封建统治阶层积极支持 C、使改良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D、客观上推动了科举制度改革
  • 8. 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民事纠纷发生时,诉讼双方可以邀请邻居、亲属或民间组织来现场评议曲直,并“劝导双方息争”。如果调解失败,将由法庭或政府来主导调解,邀请基层干部、各群众团体代表和当地乡绅参与。该法令的实施(    )
    A、  建立起党的司法实施程序 B、重塑了传统乡村社会结构 C、有利于增强民众民主意识 D、确立了基层民众自治模式
  • 9. 下图为我国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

    A、新中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国家工业经济建设蓬勃开展 C、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心. D、“大跃进”激发民众劳动热情
  • 10. 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中国(    )
    A、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B、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C、基于独立自主政策开展多边外交 D、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的出发点
  • 11. 古埃及作为“尼罗河的赠礼”,滋养了平安、繁荣、温和的社会,古埃及人认为合乎道德的行动是为死后继续美好生活所做的准备。两河流域的人们生活变化无常,他们重视今世的生活,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用主义。这反映出(    )
    A、古埃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B、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缺乏文化交流 C、西亚文明较古埃及文明更为先进 D、生存环境影响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 12. 在雅典传统历史叙事里,雅典人认为,相对于蛮族人,以及其他希腊族群人,“土生土长”的雅典人是历史最古老、血缘最为纯粹的高贵种族。但在希罗多德的历史叙事中,“蛮族”并非都是原始和愚昧的,雅典人也并非血缘纯粹的独特种族。据此可知,希罗多德的历史叙事(    )
    A、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原貌. B、符合雅典城邦的民主观念 C、蕴含着客观理性的精神 D、否定了传统历史叙事模式
  • 13.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一般不主张彻底推翻王权,只是要求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而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则显示出强烈的战斗性。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早 B、法国启蒙思想家群体庞大 C、英法的具体国情存在差异 D、英法的历史传统明显不同
  • 14. 19世纪早期,工人阶级主要采取捣毁机器、厂房等形式来争取改善劳动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并提出建立共和政体,争取普选权等政治要求。这一变化表明(    )
    A、欧洲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经济发展未能增加民众的收入 D、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发展完善
  • 15. 194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后,其首要任务是宣扬西方的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反对文化殖民主义、坚持文化主权、强调文化多样性成为了新目标。据此推知,该组织(    )
    A、  致力于全球教育科技发展 B、成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推动了新型国际关系建立
  • 16.

    主要指标

    1960

    1965

    1970

    1975

    粮食(万吨)

    12550

    12110

    18680

    14010

    奶(万吨)

    6170

    7260

    8300

    9080

    基本建设投资(亿卢布)

    414

    560

    806

    1129

    电影院数量(万个)

    10.34

    14.54

    15.7

    15.41

    上表是1960~1975年苏联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据表可知,该时期(    )

    A、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民众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C、苏联改革的步伐逐步停滞 D、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有所缓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  西汉王朝经略河西走廊概况

    时间

    史实

    公元前139年

    张骞从长安出发,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昆邪王降汉后,在其故地设酒泉、武成、张掖、敦煌四郡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下诏,河西四郡辖35县,置军屯、民屯共71270户。

    ——据《史记》《汉书》

    材料二:

    1950年底,相关部门勘探出玉门地区石油蕴含量达160.85万吨,天山南北也勘探出大量金矿、钢矿、锡矿。1953年,中央划拨1.7亿元资金,正式启动兰新铁路建设。兰新铁路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1956年,刚从莫斯科访问归国的周恩来总理向中央汇报,提出“要重视河西走廊,要加快兰新铁路建设。”1962年,兰新铁路全线通车。

    ——据史跃林《建国初期河西走廊大动脉——兰新铁路》

    材料三:新时代的河西走廊,原有的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等已全面升级为高铁。截止2019年,河西走廊开通了5条国际货运列车线路、1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河西走廊承载“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辉煌历史,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风采。

    ——据殷晓霞《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新时代“河西走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王朝经略河西走廊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兴建兰新铁路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河西走廊的意义。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7年,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开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4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和各地的抗税斗争。1942年,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二战结束后的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

    ——据余伟民《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40年代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地图册》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

    ——据《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亲湖”,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滇池治理的力度。1982~1995年,由巴西引入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1997年后,从墨西哥引入小龙虾,有效治理了绿藻、红藻污染,滇池水质明显改善,但小龙虾繁殖过盛,影响了本土鱼类生长。

    ——据李玲玲、刘秋琳《从启动治滇到精准治滇,细数滇池治理历程及转变》

    (1)、有学者认为,材料一中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