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单元测试(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正式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序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进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A、核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2)、下列现象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数据回传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辐射 D、日珥
-
2. 2022年1月20日,一个中级太阳耀斑爆发,这意味着太阳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但此次耀斑对始终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侧、日地连线上的韦伯望远镜却几乎没有影响。完成下面小题。(1)、韦伯望远镜所处的最小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耀斑爆发( )A、不属于太阳活动 B、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 C、会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 D、不会危及宇宙飞行器的安全
-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大气层、基础设施(如电网)等影响深远。下图示意太阳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②层( )A、亮度最低 B、温度最低 C、常出现大而亮的斑块 D、喷射弧状火红气体(2)、下列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最小的是( )A、卫星导航 B、高纬度极光 C、输油管道 D、臭氧层
-
4. 下图为辽宁省鸭绿江上游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地理事物,属于岩石圈的有( )A、瀑布、森林 B、峡谷、山脉 C、蓝天、峡谷 D、瀑布、山脉(2)、图示景观说明了( )A、图中涉及的圈层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B、图示岩石圈连续不规则,与其他圈层互不联系 C、图示圈层受重力能、太阳辐射能作用 D、图示景观只涉及地球内部圈层无外部圈层
-
5.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D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3)、岩石圈的范围是( )A、整个地壳 B、地壳和地幔 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6. 2021年9月19日,西班牙的度假胜地拉帕尔马岛发生火山喷发。岩浆持续流入大西洋,冷却生成的陆地足以覆盖25个足球场。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直冲云霄,高度达6000米。下图为此次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底部 B、上地幔上部 C、上地幔底部 D、地核内部(2)、关于此次火山喷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喷出的火山灰进入到了高层大气 B、生成的陆地属于外部圈层 C、说明地球的各圈层存在密切联系 D、不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
7. 下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A圈层的厚度为1000—2000千米 B、B圈层包括了C圈层的全部 C、E、F圈层合称岩石圈 D、G圈层的内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2)、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能源来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
-
8.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演化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原始鱼类最早出现在(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中期地层 C、古生代后期地层 D、中生代中期地层(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鱼类→恐龙→鸟类
-
9. 地磁场源自地球外核,穿透地球并延伸至太空。2020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安某处遗址发掘出埋藏大量陶器碎片的堆积剖面,是理想的考古地磁学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陶器碎片等古物件的磁性,可推知当时的地磁场方向、强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磁场从地球外核向外,先后穿过( )A、莫霍界面、软流层、古登堡界面 B、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软流层 C、古登堡界面、软流层、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软流层(2)、该遗址中的堆积剖面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10. 很多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撞击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尘埃,遮蔽天空,使温度骤降,植物大量死亡,恐龙随之灭绝。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恐龙灭绝的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2)、小行星撞击导致温度骤降的主要原因是A、到达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弱 B、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二、综合题
-
11. 读太阳系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请写出字母对应的行星名称:AF(3)、八颗行星公转运动除图中表现出的“同向性”特征外,还有性和性特征。小行星带位于的之间(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中,此图最直接反映出的是哪个条件?
-
12. 读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2)、除上述因素外,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其它自身条件,并分析原因。(3)、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3.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代表圈、B代表圈,图中C、D、E代表地球的内部结构,其中C为、E为(2)、当前人类主要利用探索地球内部构造,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D层内部物质的特征。(3)、地球各圈层对地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分别说明A圈层和B圈层对地球生命形成的作用。
-
14. 读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岩层年代可以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和来确定。
正常情况下,图中①②③④岩层中距今最古老的是(填数字)岩层。最年轻的是(填数字)岩层。该地层中的岩层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和。
(2)、若①②岩层中有大量的三叶虫化石,则①②岩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得到发展,先后出现了和、爬行类等脊椎动物;陆地上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若②岩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则说明该区域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3)、若③岩层有大量的恐龙化石,简要说明该岩层所处地质年代生物进化的表现。 -
15. 图1为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图2为地理模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 , 位于地下(陆地以下)千米处(平均值);B为 , 位于地下千米处。(2)、分析横波在B处消失的原因?(3)、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 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对应图1中的(不连续面字母)。(4)、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5)、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当时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时期。(6)、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