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偏废。
科学是理性的事业,在处理事实知识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优势。达尔文曾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否则将沦为离开事实的空想。科学家在长期的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比、概括、推理、验证等理性方法找寻到解释事物和现象的路径。客观性、确定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合逻辑性等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无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科学研究的过程应杜绝主观臆断、迷信权威等现象的发生。只有面向科学事实、立足科学事实,借助理性的科学方法才能逐步接近事实的真相,最终真实地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取得科学的进步。虽然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进步,科学理论对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揭示越来越全面和深刻,但人类永远都无法穷究浩瀚宇宙的奥秘。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推翻或补充完善前人的理论。
理性思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无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加以绝对化,认为科学家只关注经验事实,将经验事实作为科学理论的唯一来源,视理性为科学的唯一特征。事实上,科学史上有很多以直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例如阿基米德找到浮力定律,以直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例如阿基米德找到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凯库勒得到苯环的六边形分子结构,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等都与直觉思维有着重要关联。
爱因斯坦曾指出,物理学家的使命在于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普遍规律,而我们要通向这些普遍规律往往必须依靠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直觉,并不能完全依赖于逻辑的理性的通道。他认为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休谟也认为理性只是人类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人类行动的真正驱动力总是情感化的,如直觉。怀特海亦指出,影响人类的最强大的普遍性力量有两种,即宗教性的直觉和基于精确观察与逻辑推理的理性。
强调直觉思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要为非理性主义思潮辩护,更不是要用直觉思论知识体系和对问题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冥思,它是以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对问题的持续研究为基础的,科学家们在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相关信息,在受到某种信息刺激时直觉思维往往能在瞬间直接地、非逻辑性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美国现代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了认知有两种发生方式的观点。在他看来,直觉是一种类似于联想的思维方式,它在认知过程中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即使实际上耗费了大量脑力),而且速度惊人。直觉思维虽然有时能够快速地、创造性地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思路,但这种思路要保证正确性,往往还需要理性思维来重建严密的逻辑关系,并与已有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事实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系统。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2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活动需要理性思维,也需要直觉思维,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B、分析、综合、比较、类比、概括、推理、验证等理性方法为科学家常用。 C、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事实上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D、直觉思维以理性思维为基础,还以理性思维来进行逻辑建构,形成自洽系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达尔文的科学观作为标准,分析科学如何倚重理性思维,突出理性思维的优势。 B、以阿基米德、牛顿、凯库勒等为例,说明即便单独依靠直觉思维也能实现科学发现。 C、第四段引用爱因斯坦、休谟等人观点,意在说明科学家们认可直觉思维的科学价值。 D、本文论证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能避免强调某种思维价值而给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误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成果要能真实地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指示解释对象事物和现象的路径。 B、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都很重要,教育在培养学生这两种思维能力上要给予同等重视。 C、理性思维认知功能的发挥,有些类似于“冰山理论”,看似毫不费力,实则大不然。 D、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在发现问题本质的路径上明显不同,前者虽是间接但不合逻辑。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真切知晓我们美在何处,因何而美,为谁而美。从《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到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璀璨的文化经典的电视综艺,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它们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
我们的审美观和美学理念来自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文明史给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今天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我们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摘自陈杰《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光明日报》2022年1月4日)
材料二:作为文化精品,严肃文学在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影响力可能有所下降,却永远不会“过气”,在任何时代都有其文化价值。严肃文学改编创作回暖起始于2015年。当时,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一开播就获得了观众好评。2017年,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白鹿原》收视率低开高走,获得了较高的口碑。2020年4月,改编自余耕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的《我是余欢水》因生动展现小人物的现实生活而引发受众热议,成为年度爆款网剧。11月,另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严肃文学改编电视剧《装台》播出,聚焦“装台”工人这一底层群体,以一种久违的粗砺、坚硬和温热的生活质感打动人心。
总结这些电视剧获得观众青睐的原因,首先它们都继承了原著扎实的现实主义风格,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极强的认同和代入感,也让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群体能够看到曾经的时代样貌;第二,改编加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叙事节奏,让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流畅,更加符合电视剧观众的观看需求;第三,创作注重对故事核心人物的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主人公精神成长的细致表现,在现实主义的统摄下跳跃着理想和浪漫主义的光辉。
(摘自赵勇《严肃文学改编热潮袭来》,《光明日报》2022年1月3日)
材料三:余光中反对台湾现代主义诗“晦涩难懂”的写法,《当我死时》贯彻他一向明朗的诗风。1966年,余光中在美国当客座教授,身处异乡,非常怀念阔别17年的祖国,写了此诗。本诗的时空背景交代清晰,情意转折——祥和、满足、感叹、希望、怀想——有脉络可循,意象丰盈而眉清目秀,可读可解,写法简直是和西方盛行、东方趋附的现代主义破碎支离晦涩作风“对着干”。西方古典诗歌不是破碎支离晦涩的,中国古典诗歌更非如此。
余光中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写法有信心有鉴赏力,他行走在诗歌的高光大道,即讲究形象思维,讲究音乐性,有主题,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余光中不排斥西方,《当我死时》援用的正是西方的经典诗体十四行诗,这西洋的酒瓶,装的是中华的佳酿。余光中一生用大量的作品为实际例证,建构了一种“半自由半格律”的新诗体式,笔者认为这方面的诗学成就,堪与唐代杜甫的确立五七言律诗相比。余光中建立的诗法,可说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自信,凭着这份自信,他抗拒了西方来势凶猛的现代主义。
《当我死时》在诗歌形式、诗歌艺术之外,还呈现了对国家的信念。“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这是余光中对家国的无上热爱和赞美。母亲,在这位诗人心中,就是乡土;《乡愁四韵》(1974年作)的末节写道:“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这一节可说是余光中《腊梅》(1968年作)中“想古中国多像一株腊梅/那气味,近时不觉/远时,远时才加倍地清香”句子的加强版。诗人希望死后葬在大陆,这反映了很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要叶落归根;因为爱这个国家,其生命之根在这个国家。
(摘自黄维樑《余光中诗作与诗论表现的中华文化自信》,《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2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不消逝的电波》《高山下的花环》可谓是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能彰显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的代表。 B、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严肃文学的典范,这些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都获得巨大的成功。 C、现代主义诗歌堪称西方盛行,东方趋附,于是余光中便借用其形式,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元素,创造了一种新诗体。 D、作于1974年的《乡愁四韵》和作于1968年《腊梅》在情感主旨上有趋同现象,而且随着时间变化情感愈发浓烈。(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建构了中国的文化从业者的专业标准,列举出一些符合这一标准的成功作品、给艺术创作带来积极的思想启迪。 B、材料二,举出一系列作品被成功改编的实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其中原因,如都保持有粗砺、坚硬和温热的生活质感。 C、材料三,通过对余光中诗歌形式、艺术和思想情感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他诗歌中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D、以上材料出处不同,但其间有逻辑关系,或讲如何出文化精品,或讲如何扩大其影响力,或讲精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3)、根据材料一,中国的文化从业者“更应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美”。请以材料三中的余光中诗歌创作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文学类文本阅读骨有“正”印
孙丹
大陈村的老陈小时生了场怪病,脊梁弯得差不多有九十度。干不了体力活,为了糊口,爹娘让他拜师去学篾匠。
几年后,老陈手艺学成,可村里蔑匠多,生意抢不过人家。
村主任老许心善。乡领导通过县商务局牵线,弄来几个名额——每村可选派一名蔑匠去王星记扇厂学做扇骨,他拼命多争来一个,给了老陈。
王星记扇厂是杭城百年老厂,生产的扇子畅销海内外。扇骨对扇子来说,就像人的脊梁骨要起支撑作用,质量得过硬。村里选派手艺最出众的土根和老陈去学艺。临走前,许主任拍拍老陈肩膀,低声嘱咐:“侬学些真本事回来,别丢了咱村脸面。”
老陈和土根开始学徒生涯。
扇骨是用尺寸长的毛竹梢头为原料,需经过锯竹、开条、劈蔑、割边、锉平、染色、蒸煮、晒干、烘烤、合榫、穿剪牛角丝等十几道复杂工序。幸亏老陈和土根有篾匠功底,能很利索地把竹梢头劈成扇骨条。
粗胚做好后,在师傅指导下,两人拿着砂皮纸轻轻打磨,要把毛竹边打磨到斜着看没有任何痕迹,用手抚摸光滑为止。包边,用小刀刮光,砂皮纸擦后、摊成一排、中间压一根木杠,两头吊石块,固定。
师傅让土根和老陈双手涂满菜油和滑石粉,用手掌在扇骨一去一回摩擦,让扇骨光亮些。擦了不一会儿,两人手掌就变红,收工后变成水泡,刺心疼。几天下来,两人手上长出老茧。扇骨打洞也靠手工,要用压钻两边钻,中间不易对牢,老滑,好几次钻到两人手指头,火辣辣的痛。
用牛角钉串扇骨更辛苦。大热天,坐在高温炭火炉边,炉里放两个两端有半圆形凹碗的铁钳,轮流把串拢扇骨的牛角丝两头钳成帽。不一会,两人满头大汗,脸庞通红,浑身燥热。
平日里,两个人住在厂里一间简易平房,睡硬木板床。三餐吃食堂,菜蔬清淡。二十四小时,两人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两手不空闲。“这日子真不好过。”土根说,一个夜晚,土根不辞而别了。
望着空荡荡的对铺,老陈咬牙坚持着。半年后,老陈学成回村,看上去背更弯了。
厂里特许老陈在家做扇骨,每月依订单,按时做好,纸箱包装,运回厂里。老陈的扇骨经检验后,质量好。工钱每月准时寄来,生计不成问题,他娶上了媳妇,日子安稳。
蔑匠们瞧见了,眼红,土根心里更不舒服。
那天,村委会来了个电话,找老陈。“你昨回事?”电话那头质检员如狮子咆哮,“前几天运来的货,有几箱都有质量很差的扇骨。”
“啊?”老陈握着话筒,像木桩杵着,话也说不全,“不,不可能……”
“傻站着干啥,快点去厂里一趟。”旁边的许主任听出了事情严重性,“侬马上去。”
老陈连夜赶到厂里,他的货堆在厂长室。老陈拿起十几根挑出来的扇骨,细看起来。
“这些……”老陈激动起来,“不是我做的。”厂长和质检员脸色难看起来,“侬有什么证据?”
老陈从货箱里抽出一根扇骨,把底部翻过来,用印泥蘸了蘸,找了张白纸,按了下。不足一平方毫米的底部,在白纸上清晰印出一个鲜红的“正”字。
“这才是我做的。”
质检员试了挑出来的几根有问题的扇骨,底部确实印不出“正”字。
老陈告诉厂长,为了防假冒,自己特意做了这个记号,但如果不用印泥印,不细辨是看不出。
经厂保卫科调查,真相大白:那次,司机刚装上老陈的货准备出发,土根和几个篾匠说要进城,问能不能捎带。接过土根递来的香烟,司机点头了。人太多,驾驶室坐不下,土根主动挤在后面闷热的车厢里。“他动了手脚,掺进自己做的扇骨。”质检员把调查情况告诉了老陈。
风波平息,生意照旧。可老陈回村后心事重重,闷在屋里,睡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他来找许主任:“主任,要不咱村成立扇骨加工坊?”
“啥?”许主任抽烟的手抖了一下,“你饭碗不要了?”
老陈说:“我的手艺是托你的福去学的。如今生意好,土根他们眼红,能理解。”“依肚量大。”许主任朝老陈竖起大拇指。
“现在村里不是都宣传“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嘛!”老陈搓搓手说。许主任笑起来,“好,按你意思办。”
加工坊开张了,老陈手把手教着来学的蔑匠。土根学得认真,还向老陈道了歉。一箱箱扇骨按时运往杭城,大伙腰包也鼓起来。
听说今年杭城要开亚运会,王星记扇子被列入了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清单,老陈他们很自豪,干活更带劲了。
土根逢人就说,老陈的背虽然弯了,但他做的扇骨是笔直的,做人更是堂堂正正。大伙说,土根你这才说的是人话。
(选自《羊城晚报》,2022年03月30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老许拼命为老陈争取学习的指标,结尾写老陈主动公开自己所学,前后照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善念在悄然传递。 B、作品详写扇骨制作工序复杂、工作异常艰苦,既衬托出老陈吃苦耐劳的品性,一定程度上也为后文老陈理解土根做铺垫。 C、老陈给自己做的扇骨加了暗印,这说明他对待自己的手艺达到一定的价值高度有清晰认知,表现出他自我保护意识强。 D、作品对许主任着笔不多,且只有正面描写,但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不少,小说借助他催生故事,延宕情节,连缀人物。(2)、老陈提议建加工坊,这显示出他有怎样的素养?请简要分析。(3)、对比让立意更鲜明,请以本作品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夏六月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以为:“陛下初平洛阳,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复加营缮,何前日恶之而今日效之也?且以今日财力,何如隋世?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上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封?”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仍赐玄素彩二百匹。秋七月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则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已意。”冬十二月,诸宰相侍宴,上谓王珪曰:“卿识鉴精通,复善谈论,玄龄以下,卿宜悉加品藻,且自谓与数子何如。”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微。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上深以为然,众亦服其确论。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B、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C、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D、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因执事于殿中,故名,唐为门下省之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 B、隋文帝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勤勉朝政,事事都自己决断,“不任群臣”。 C、日昃是用来计时的词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偏西,一般以为下午二时左右。 D、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玄素履职尽责,刚正不阿,面对皇上要修建洛阳宫室,他将皇上与隋炀帝作比,言语中锋芒毕露,没有隐晦或转弯抹角之处。 B、以唐太宗闻过则喜,自持自重,他听取张玄素的谏言,非常高兴,及时纠正,还赏赐他,而对隋文帝的评价肯定中也有客观的否定。 C、房玄龄勤勤悬恳为国奉献,尽心竭力无所保留,深得同僚认可,能给与其同类型的人以应有的评价,他充分肯定隋文帝的敬业精神。 D、王珪见识高明,辨别能力强,又善于言谈,平时喜欢评论玄龄以下的各位大臣,且评价公允,自认为己长在“激浊扬清,嫉恶好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陛下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恐又甚于炀帝矣。
②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5. 古代诗歌阅读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诗题,写梦中携手同游的热闹与欢乐,和晨起的悲伤哀痛形成巨大落差。 B、颔联自现境况,说自己在微之去世后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暗示彼此离别之长之苦。 C、尾联说阿卫韩郎也相应从官场离去,借此含蓄地表达自己已对官场不报什么希望。 D、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的是对微之的思念之情告慰之意,抒情方式主以间接抒情。(2)、从“寄”和“雪”切入,对“我寄人间雪满头”进行有深度的赏析。6. 名篇名句默写(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句“ , ”是典型的场景描写,能收到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2)、音乐界的乐器演奏高手不仅各种指法操作娴熟,而且能驾驭复杂的经典曲目,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这样的高手,从“ , ”可见一斑。(3)、苏轼《赤壁赋》结尾句“ , ”看似闲笔,实则是表现出游赏者重获心灵安宁与和谐的证据,赋予前文更丰富的内涵。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I
( )这个地处欧洲中部的国家,冬季漫长寒冷,从11月起,天空总是一副阴惨沉郁的模样。可就在那个还没有诞生暖气的年代,却有一位诗人,每年都渴盼冬天快快降临:“仁慈的冬天,你何时才来,冻住水面,我们就可以再一次开启冰上的舞蹈!”他写信给友人,倾诉着对冬日的期待。当家门口的美因河终于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形同坚实的地面,他就会地__________________绑上一双弗里斯兰款的低帮宽面冰鞋,和朋友们在河面上滑一整天的冰,仍然_________。
这位诗人就是歌德,他作为运动健将的一面却_________。歌德檀长骑马、击剑和溜冰,尤其对于溜冰,歌德自称到了“耽好无度”的地步。在自传《诗与真》里,歌德愉快地回忆着:“在冰上度过这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够的,我们一直滑冰到深夜……耽于这种运动的我们,已把我们的正经作业忘了个干净。”冰场上的歌德技艺娴熟,翩若游龙,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锦延无际,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敞亮、最快乐的冬季社交场。1862年,歌德过世三十年后,画家威廉·冯·考尔巴赫创作了铜版画《冰场上的歌德》。画中的诗人身姿健美,面容俊朗,眼神里有一股_________的自信庄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德意志冬天有多乏味,夏天就有多欢愉! B、德意志夏天有多欢愉,冬天就有多乏味! C、德意志夏天有多乏味,冬天就有多欢愉! D、德意志冬天和夏天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意兴盎然 含蓄隽永 见怪不怪 独步天下 B、春意盎然 含蓄隽永 鲜有人知 独占鳌头 C、春意盎然 意犹未尽 见怪不怪 独占鳌头 D、意兴盎然 意犹未尽 鲜有人知 独步天下(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或标点使用有何题,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B、诗人的才情像结冰的美因河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敞亮、最快乐的冬季社交场 C、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D、诗人的才情像结冰的美因河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8. 语言文字运用1《浮士德》中有一句名言:“亲爱的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列宁在《论策略书》中也曾引用过。 ?
首先, ,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个经典说法:“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同题在于政变世界,”大多理论只是在忙碌地“解释世界”而生活本身却在不停顿地“改变世界”。
其次,理论主体对于生活认知把握本身也存在差异。语言与认知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处于对称状态。理论一经表达就进入了一种“灰色地带”。
最后,理论对象存在“共情”上的差异。《庄子·秋水》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物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底之娃,不能与它谈论大海,因为它的认知拘囿于局狭的居住环境;夏季的虫儿, , 因为它的认知笃立于生存时间的局促;曲僻之士,不能与他谈论大道,因为他的认知束缚于所受教育的局限。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简述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岸英写给表第舅向三立的信》:“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这些话语具震撼力,读后让我们思绪万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请结合材料,以“有情与无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