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邓锡斌:蒋老师,您好!感谢您忙中抽暇接受我的采访。郑焕钊在《文化观照与现实关怀——蒋述卓文艺思想述评》一文中,引用了您“在西方作家的笔下,城市往往成为遭诅咒的对象,是反诗意的,但城市发展至现在,由于有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支持,城市的经营日趋人性化、诗意化,城市也可以建设成为人诗意栖居之地”的这一观点,认为从城市文学到城市诗学的拓展凸显了您对当代城市的独特理解和现实关怀。那么您是如何将现实关怀融入到您的城市诗学研究中的呢?

           蒋述卓: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看,一个城市应该是能让人感到舒适,感到有诗意化的一个城市。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人能够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包括居住在城市里。如果说我们的诗意只能居住在农村的话,那我们的诗意将来就没了。所以从现实关怀角度来说,城市的设计要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适合于人居住,这样的城市化才是合理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我提出了城市诗学的问题。

           邓锡斌:那么在您看来,诗意的城市应该如何营造?文化艺术在提升城市诗意品格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蒋述卓:创造人适合居住的城市,就是要创造富有诗意的城市。城市的建筑设计除了要考虑实用性,还要兼顾审美性,就如过街天桥都应该设计得富于审美化而能让人心生愉悦。还有就是精神享受,包括能否看到音乐会、体育比赛等。一个大城市没有精神享受的时候,就会显得死气沉沉。个性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也是诗意栖居的重要条件。个性发展与素质相关,如果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素质会受影响。市民素质提高,他们的个性发展相对会自由宽松。你到一个城市,觉得那里市民的素质低就感觉不愉快,就觉得它没有诗意。

           从总体上,我认为提升城市诗意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重视艺术生产在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体现审美原则。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文化与文学——蒋述 卓教授访谈录》)

    材料二:

           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中,如何注入“诗意栖居”的哲学思维,为推进“美好生活”建设,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裕的社会和文化条件,创造和实现城市文明形态的新超越,并形成更为自觉的意识,是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发展面临的客观命题。

           怎样的城市文明才是未来更合理的形态?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诗意栖居”的理念,提供了一种视角。他认为在哲学贫困、技术理性至上的时代,技术统治取代了昔日约定俗成的一切,正“无所顾忌”地风行于全球。今天所谓“诗意”,“顶多是从事某种文艺性的活动,或是书面文艺,或是音视文艺”,这不是真正的“诗意栖居”,“诗意栖居”是根据栖居之本质来思人之生存,改变“个人成为单纯的数码”的普遍状态。

           对于工业文明、技术理性下人的“单向度”生存状态,各路思想家们多有论及,对“把一切存在者带入一种计算行为”“把生命的本质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等现象表现了诸多思考和忧虑。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异化”这种状态,马克思很早作过深刻揭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只有体验到了“非诗意栖居”以及“何以非诗意栖居”,才能期待“诗意地栖居”这种转折的出现。因此要根据“栖居的本质”来反思人的生存方式;同时要把“诗的本质”注入生存过程,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诗意栖居”的基本要求。在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中,在梭罗的瓦尔登湖里,我们都隐约见到了这种追寻。达尔文在论述科学的价值时也谈到:“人不能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

           正是在这一点上,“诗意栖居”的理念给城市治理和城市文明发展,提供了思考和可以开掘拓展的新场域。

    (摘编自秦德君《城市文明发展与“诗意栖居”》)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作家的笔下,城市经常成为遭诅咒的、反诗意的对象,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诸多城市。 B、精神享受是诗意栖居的重要指标,建造体育演艺场馆能提升城市的诗意品格,完全满足市民精神享受需求。 C、城市设计要注入“诗意栖居”的哲学思维,推进“美好生活”建设,城市发展日趋人性化,诗意才能延续。 D、在技术理性至上以及“非诗意栖居”存在的时代,“诗意地栖居”是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异化”的反思。
    (2)、根据材料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访谈引用被访者文章的观点,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 B、访谈紧紧围绕“城市诗意”问题采用直问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问题有针对性,语言明确清晰。 C、中国作家笔下描述了一些有诗意的城市,富有日常生活气息,“闹中有静”,如老舍先生的“北平”。 D、人们只要体验到了“非诗意栖居”以及“何以非诗意栖居”,就能期待出现“诗意地栖居”的转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当下城市文明发展中“诗意栖居”理念的一项是(  )
    A、古代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了大量的富含诗意的城市人文景观。 B、当代城市建设由于快节奏与盲目性,缺乏诗意,甚至破坏了城市诗意。 C、“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D、科技的发展,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城市诗意的营造提供了可能。
    (4)、围绕“城市诗意“这一论题,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切入点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马克思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谈到:“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请你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谈谈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才能避免“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这一情况的发生?
  • 2. 现代文阅读II

    文本一:

           朱先生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抄写工整的文章,交给白嘉轩:“今后的日子怎样过才是最大最难的事。我这几天草拟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白嘉轩接过一看,是一笔不苟楷书的《乡约》。

           白嘉轩当晚回到白鹿村,把《乡约》的文本和朱先生写给徐先生的一封信一起交给学堂里的徐先生。徐先生看罢,击掌赞叹:“这是治本之道。不瞒你说,我这几天正在思量辞学农耕的事。徐某心灰意冷了;今见先生亲书,示我帮扶你在白鹿村实践《乡约》,教民以礼义,以正世风。

           白嘉轩又约请鹿子霖到祠堂议事。鹿子霖读罢《乡约》全文,感慨不止:“要是咱们白鹿村村民照《乡约》做人行事,真成礼仪之邦了。”三人当即商量拿出一个在白鹿村实践《乡约》的方案,由族长白嘉轩负责实施。当晚,徐先生把《乡约》全文用黄纸抄写出来,第二天一早张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晚上,白鹿两姓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齐集学堂,由徐先生一条一款,一句一字讲解《乡约》。规定每晚必到,有病有事者须向白嘉轩请假;要求每个男人把在学堂背记的《乡约》条文再教给妻子和儿女;学生在学堂里也要学记《乡约》,恰如乡土教材。白嘉轩郑重向村民宣布:“学为用。学了就要用。谈话走路处世为人就要按《乡约》上说的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

           处罚的条例包括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九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白嘉轩又请来两位石匠,凿下两方青石板碑,把《乡约》全文镌刻下来,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与栽在院子里的“仁义白鹿村”竖碑互为映照。这镌刻工程继续多日,两个石匠叮叮咣咣凿石刻字,白嘉轩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

           此后,在闹“交农”事件的前后一年多时间里,《乡 约》的条文松弛了。村里出现了赌窝,窝主就是庄场的白兴儿。抽吸鸦片的人也多了,其中两个烟鬼已经吸得倾家荡产,女人引着孩子到处去乞讨。白嘉轩敲响了大锣,所有男人都集中到祠堂里来,从来也没有资格进入祠堂的白兴儿和那一伙子赌徒也被专意叫来。白嘉轩点燃了蜡烛,插上了紫香,让徐先生念了一些《乡约》的条文和戒律。白嘉轩说:“赌钱掷骰子的人毛病害在手上,抽大烟的人毛病害在嘴上;手上有毛病的咱们来给他治手,嘴上有毛病的咱们就给他治嘴。”白嘉轩先叫了白兴儿的名字。白兴儿“扑通”一声跪到祠堂供桌前:“我不赌了,我再不赌了!我再赌钱掷骰子就斫掉我的手腕子!”白嘉轩说:“起来起来!跟我来——”白嘉轩把白兴儿叫到祠堂院子的槐树下,“背过身子举起手!”白兴儿背靠着槐树举起双手,人们清清楚楚看见了白兴儿那手指间的鸭蹼一样的皮,白兴儿平时总是把手藏在衣襟下边羞于露丑。白嘉轩又连着点出七个人的名字,有白姓的也有鹿姓的,有年轻的也有中老年的,一律背靠槐树举起了双手。白嘉轩着人用一条麻绳把那八双手捆绑在槐树,上,然后又着人用干枣刺刷子抽打,八个人的粗的细的嗓门就一齐哭叫起来。

           接着两个烟鬼被叫到众人面前,早已吓得抖索不止了。白嘉轩用十分委婉的口气问:“你俩的屋里人和娃娃呢?”俩人吭哧半晌,耷拉着脑袋嗫嗫嚅嚅地说,“回娘家去了!”“要……要饭去了!”白嘉轩皱着眉头,痛苦不堪地说:“一个引着娃娃回娘家去了,一个引着娃娃沿街乞讨去了。你俩想想,一个出嫁的女人引着娃娃回娘家混饭吃是啥味气?一个年轻女人引着娃娃日里蹭人家门框夜里睡庙台子是啥味气?”白嘉轩说到这儿已经动心伤情,眼角润湿,声音哽咽了。众人鸦雀无声,有软心肠的人也开始抽泣抹泪。白嘉轩说:“我已经着人把你俩的女人和娃娃找回来了。你们来一一”众人吃惊地看见,两个年龄相差不多的女人拖着儿女从徐先生的居室里出来了,羞愧地站在众人面前。那个讨饭的女人衣服破烂,面容憔悴,好多人架不住这种刺激就吼喊起来:“捶死这俩烟鬼!”两个烟鬼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跪趴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摘编自《白鹿原》,有删改)

    文本二: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

    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先生所拟的《乡约》旨在规范乡民如何做人行事,徐先生对此心灰意冷,白嘉轩、鹿子霖则一致认同并予以实践。 B、乡民通过口口相传方式学习《乡约》,无需借助文字,听别人讲解,再背记即可,可见文字在乡土社会中没有价值。 C、白鹿村实施《乡约》,收到了一劳永逸之效,村民的不良习气销声匿迹,村民也变得文质彬彬,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D、白嘉轩在祠堂里当着乡亲们的面,惩戒了村里的白兴儿等赌徒和烟鬼,方法虽粗暴,但在那个年代起到了震慑作用。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在情节上以白鹿村实施《乡约》为主线展开,族长白嘉轩将《乡约》立为族规,要求族人牢记且要用于生活。 B、小说塑造的主人公白嘉轩是个多元立体的人物,既有对违犯《乡约》者严厉惩戒的一面,也有同情村民的温情一面。 C、从《乡约》、族长、“仁义白鹿村”竖碑等便不难看出故事发生的白鹿村深受传统礼教文化影响,是乡土社会的缩影。 D、文本一最后一段描写极为精彩,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描写细致入微,精妙传神。
    (3)、文本一在语言表达上特色鲜明,既有地域乡土味,又活泼生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本一中白鹿村实践《乡约》的内容体现了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选文一: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元祐元年,卒,太傅。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日“新义”。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世多称其贤。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选文二: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 B、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 C、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 D、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仕指官职,踏上仕途称“入仕”,因老因病辞去官职称“出仕”。 B、尧汤,古代之明君。尧,传说中的圣王,号陶唐,亦称唐尧;汤,商朝建立者,又称武汤。 C、赠,从贝,曾声,本义指送给,赠送。文中“赠”指朝廷对逝者追封官爵,以示尊崇嘉奖。 D、主司,是主管的意思,也指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选文中特指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文思敏捷,特立独行。他博览群书,思如泉涌,构思精妙;屡次拒绝馆阁之命,却甘愿在地方做事。 B、王安石锐意进取,关注民生。任职鄞县,他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农民青黄不接时,借贷官谷以纾民困。 C、王安石坚持原则,依法治事。朝议登州民妇当处死刑,他援法力争;任职参知政事,积极推进青苗等新法。 D、王安石崇尚道德,重视教化。他生活节俭,躬身践行道德规范;所释儒学典籍,学子折服,争相自觉传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母忧去。

    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5)、选文一写“(光)三诒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请结合两则材料简析“安石不乐”的原因。
  • 4. 古代诗歌阅读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山中读诚斋诗

    [宋]王迈

    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不亲门下炙 , 却恨我生迟。

    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

    大羹元淡泊 , 妙处少人知。

    [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②亲炙:亲承教诲,指直接受到传授、教导。③班荆:出自陶渊明《饮酒》“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指朋友相遇,并坐谈心。④大羹:不加调料、原汁原味的肉汤。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时运用了大量动词,不断切换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 B、杨诗与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感情基调相同,都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王诗颔联感叹出生过晚,对于未能成为杨万里的门生,亲承其教诲,深感遗憾。 D、王诗颈联借“班荆”的典故,表明诗人读杨万里之诗时,品赏字句,陶醉其中。
    (2)、王迈由衷感慨诚斋诗有“大羹”之味,请据此简析《插秧歌》的“妙处”。
  • 5. 名篇名句默写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知止不殆”的典故告诫唐太宗不要大兴土木的句子是“”;用“慎终如始”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做事不要松懈懒惰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以对比和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参差交错的瓦缝“”,纵横交错的栏杆“”。
    (3)、“滔滔江海一扁舟”,“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I

           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_____,白墙上就显出______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

           但岁月之笔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白墙这里被刻出一道痕,那里被铲去一块皮,有时推倒半堵墙,甚至还随意抽去一块砖。然后,再借来_____的种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______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那紫云英,本是水田里的绿肥作物,这时也飞上墙头,从叶间探出紫色的小花,回望它走来的田野;有名“窃衣”的,是隐身高手,它开着白色的小花,籽带绒毛,总能偷偷粘在衣服上跟你回家,落户墙角;有一种野草莓,酸酸甜甜,名“蓬藁”,唐人贾岛的诗里居然写到它:“别后解餐蓬藁子,向前未识牡丹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涂染    横平竖直    四面八方    敛声屏气 B、洇染    纵横交错    四面八方    悄无声息 C、洇染    横平竖直    天涯海角    敛声屏气 D、   涂染    纵横交错    天涯海角    悄无声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痕,有时还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被推倒半堵墙。 B、白墙那里被刻出一道痕,这里被铲去一块皮,有时还被推倒半堵墙,甚至随意抽去一块砖。 C、它从白墙这里刻出一道痕,那里铲去一块皮,有时还随意抽去一块砖,甚至推倒半堵墙。 D、在白墙那里铲去一块皮,这里刻出一道痕,有时还推倒半堵墙,甚至随意抽去一块砖。
    (3)、赏析文段中加点词“居然”的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II

           北京网友拍摄到中国空间站从头顶飞过的图景,引发了拍摄中国空间站的热潮。那么,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距离地球400千米的高空中快速飞行,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理论上,在它飞行轨迹的下方区域,人们仰望天空能看见它的机会很多,但其实多数情况下,     。这是因为,在400千米的距离上,肉眼能看到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就是一个小点,白天几乎完全看不到;只有       , 由于空间站会反射阳光,所以在夜空中它就会比较明亮,容易被观测到并进行拍摄。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佛山科技馆拟举办“中国航天成果展”,请为该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以表达民族自豪感,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加来道雄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中提到,引领自己走进科学大门的,是对“童年的两件趣事”的好奇:一是对鲤鱼世界的无限遐想;二是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这种好奇,是对陌生领域的不懈探索。好奇,也是对熟悉领域的再思索,就如屠呦呦团队从传统方药中找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突破口,也如林庚在熟悉的诗句中重新发现“树叶”与“木叶”的区别。

           永葆一颗敏锐的心,擦亮一双求知的眼,像孩子那样去发现世界的新鲜、感受生活的有趣,创新创造才能汩汨而来、发展进步才能绵延不绝。请你以“永葆一颗好奇心”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