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一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
  • 2. 选出词语中一个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A、安(yán) B、(chàn) C、时(chà) D、(táng)
  • 3.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对这句话缩写正确的是(    )。
    A、他变成了风和云。 B、他变成了四季。 C、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 4. 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B、创造神话  探索奥秘 C、改善生活  改进错误
  • 5. 下列词语中,词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huò)  依(lài) 连系    B、力(qiǎn)  花(lán)  哲学 C、(bó)   (suǒ)取   亿万    D、(ào)秘   确(dí)   呼换

二、填空题

  • 6.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离开    的秋天    的祝福

    的生活    的发现    的成就

  • 7. 比一比,组词语。

        核    幻    纪

        该    幼    记

三、语言表达

  • 8. 照样子,写句子。
    (1)、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仿写)

    即使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写一个设问句)
  • 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①是谁送来了光明和温暖?当然是

    (2)、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缩句)
    (3)、科技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缩句)
    (4)、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改为一问字答的句式)
    (5)、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仿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 10. 课外阅读。

    绿色建筑

    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绿色建筑,令人耳目一新。

    德国建筑学家制造成功的一种“向日葵”式旋转房屋,内装如同雷达一样的红外线跟踪器,只要天一亮,房内的马达就会启动,使整座房屋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始终与太阳保持最佳角度,使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屋内。夜幕降临,房屋又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复位。这种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供电,又能将光能储存起来,供阴天和夜晚使用,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独具匠心。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00年奥运会,特意设计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纪的绿色体育馆,使人能处处体会到环保的气息:供电由设在馆顶上的1000组太阳能电池完成;座椅90%由废料制造而成;纸张即盛会期间准备张贴或使用的所有海报、入场券等,全以再生纸印刷。无论是建筑的造型,还是墙壁上的装饰动物为主,使整个建筑表里如一,内外和谐。它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发出忠告:热爱大自然.热爱养育我们的地球。

    (1)、德国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的房屋,它的功能是
    (2)、图案或大厅中的雕塑,均以地球、波浪、年轮、阳光、水草、叶脉、藤蔓或珍稀动物为主要元素。澳大利亚建筑学家设计了一种绿色体育馆,它的奇特之处体现在:①;②
    (3)、根据短文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什么是“绿色建筑”?
    (4)、短文告诉我们:
  • 11. 阅读与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读了选文,请列出问题清单,并说明是从哪个角度提出这个问题的。

    问题:  角度:

    问题:  角度:

    问题: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