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针对文段所提出的问题,不影响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的一项是( )。
霾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灰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灰霾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灰蒙蒙的。
A、灰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B、什么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C、什么是霾? D、作者是如何把霾写清楚的?2. 这一带防风林长起来后,生态环境就会大大( )A、改变 B、改观 C、改良 D、改正3. 本文的中心句是(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4. “呼风唤雨”这个词,一种意思是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含有赞美的感情色彩。另一种意思是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有批评的感情色彩。课文中是第一种意思,下列词语中与第一种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A、推波助澜 B、叱咤风云 C、兴妖作怪 D、煽风点火5. 下列词语中,词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收获(huò) 依赖(lài) 连系 B、潜力(qiǎn) 兰花(lán) 哲学 C、船舶(bó) 索(suǒ)取 亿万 D、奥(ào)秘 的确(dí) 呼换二、填空题
-
6. 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方便— 依赖— 幻想— 舒适—
7. 辨字组词肤 谱 锈 俱
扶 普 绣 惧
三、语言表达
-
8.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我肯定李文大概生病了。(修改病句)(2)、食物 巢穴 蟋蟀 经常 找 离 到 很远 地方 的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3)、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改为转述句)(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5)、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们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能不能去掉,请说明理由。(1)、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2)、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四、现代文阅读
-
10. 读课文片段,做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划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画线句中的“那时”是指(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千里眼:遥控器
顺风耳:电话
(4)、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语段的意思:11. 延伸阅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
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这是为什么呢?难(nán nàn)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hé huo)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点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能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那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是一定的,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会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说腈纶衣服能“放电”,鸡蛋壳放进醋里变软,箱子里的卫生丸失踪,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本文是按照的结构方式来组织材料的。(3)、阅读短文,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①读题目提出的问题是:
②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是:
③读完短文,提出的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