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_长沙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检测

  • 1. 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沉浮:这里指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击水:这里指游泳。
  • 2. 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立志革命的人绝不能________,寸功不展。

    ②国庆节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________。

    ③叶将军勇迈绝伦,倜傥不群,________,忠贞不屈,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气概。

    A、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B、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 光风霁月 C、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D、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 3.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毛泽东的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无数青年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C、日本学者竹内实,不仅翻译毛泽东诗词,而且长期孜孜不倦地研究;他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内容丰富,很有现实感。 D、自屈原以来,历代诗人上下求索,抒情言志,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并以诗词的形式反映时代和百姓的心声。
  • 4. 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沙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 5.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 6.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兴起于隋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 7.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橘子洲是一幅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为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它西望层峦叠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岳麓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②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③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④曾国藩操练水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子洲上空

    ⑤南宋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的讲学,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⑥它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①⑥⑤④③② B、②①⑥⑤④③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⑤③④②⑥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
    (2)、《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道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3)、《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句子是“”。

二、课内文本精读

  • 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作者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是什么?这一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 ),创造奇迹。此外,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地刻画自然形象表现社会美,如《沁园春·长沙》中“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B、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C、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D、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B、“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慨叹。 C、开原“7·3”龙卷风灾害给当地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警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 B、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C、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的,就是这些警句 D、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的就是这些警句,它们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词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①____”的豪情,再到“②____”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作者少年时期的________岁月,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________和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作者在字里行间充分显露出自己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作为一名青年,心中始终________着鲜血,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这份胸怀,在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蹉跎 情境 奔涌 B、峥嵘 情境 奔放 C、峥嵘 情景 奔涌 D、蹉跎 情景 奔放
    (2)、请在文中序号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课外拓展阅读

  • 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①本词作于1929年10月。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仿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突出了“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 B、“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C、“一年一度秋风劲”,紧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词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D、“寥廓江天万里霜”句摹画出一幅宏阔、秋色无限的景象,表现了词人对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无限感慨。
    (2)、下阕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 ①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②九派:派,水的支流。在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与之汇合,故称“九派”,也泛指长江。③一线: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④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词牌是“菩萨蛮”,词题是“黄鹤楼”,属于小令。小令或单片或双片,也有多片。 B、词的开篇,作者以俯仰视角来谋篇布局,凭依高处,纵目落笔,取势辽阔旷远。 C、词的上片中,作者运用“象征”“叠词”手法,表现出了凄迷、压抑的社会背景。 D、上片末句中的“锁”字,既呼应了前面的“穿”字,又形象地表现出景物的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 B、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色调暗淡冰冷的清晨之景,其用词造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C、“马蹄声碎”刻画出急行军的景象,“喇叭声咽”写军号声沉郁低回,这两句让人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D、“漫道”意思是“漫漫长道”,它真的像铁一样坚固,不能逾越。从侧面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
    (2)、这首词的结尾“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