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综合测评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生机。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行程中,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和演唱中国歌曲的视频在中国民众中迅速传播,成为特朗普访华期间的一个亮点。在视频中,6岁的阿拉贝拉身着漂亮的中式旗袍,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美丽的田野》,背诵了《三字经》和唐诗,还演唱了一段中国儿歌。阿拉贝拉出色的中文水平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热情夸奖。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中国春节,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就曾在社交媒体网站上分享了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新年好》的视频。此后阿拉贝拉在世界华人圈可谓“圈粉无数”。半年前,当习近平主席应邀与特朗普总统在海湖庄园会晤时,阿拉贝拉与弟弟约瑟夫还在习近平主席面前演唱了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了唐诗。阿拉贝拉因为出色的中文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备受中国民众喜爱,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

    (摘编自《美国“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中国网2017年12月19日)

    材料二:

    【注】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HSK每年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材料三:

    “汉语热”目前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翻了一番;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10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翻了四番,汉语已成为初、中等教育阶段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在德国,汉语已经是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16年以来,南非、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从2004年的近3 000万增长到了1亿。

    (摘编自《“汉语热”风靡全球》,中国网2017年10月12日)

    材料四: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TwinCities”网站称,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让许多美国人投身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熟练掌握汉语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还意味着竞争力的提高。英国工业联合会选取291家英国公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中,汉语的受欢迎度达到31%,成为除欧洲语系之外最受青睐的外语。全球最大广告传播服务集团WPP首席执行官甚至直言:“汉语和(计算机)代码——是我最关心的两种语言!”

    独具特色的“汉语热”,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人们学习汉语,试图通过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鼓励女儿学习汉语时曾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美国汉学家、人称“汉字叔叔”的理查德·西尔斯沉醉于汉字文化,花费30万美元个人积蓄研究汉字,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站,希望通过分析汉字,让全世界的人知晓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

    (摘编自《聆听汉语讲述的故事》,人民网2017年10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之所以被誉为“中美友好小使者”,是因为她中文功底出色,并且热爱中国文化。 B、美国高中生Tom想到中国留学,那么,他可以参加HSK,如果成绩达标,就能够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C、“汉语热”在世界各地上演,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1亿。汉语已成为法国第四大“第二外语”。 D、英国工业联合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已经成为最受雇主欢迎的外语之一,仅次于欧洲语系,受欢迎度高达31%。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朗普访华期间,阿拉贝拉用中文背诵唐诗、演唱歌曲,不仅为她在世界华人圈赢得了无数“粉丝”,也获得了习近平主席的夸奖。 B、由材料二中的图表可知,2010年至2016年,这七年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2010—2011年的增长幅度最大。 C、在不少国家,学习汉语不仅是中小学生个人行为,也是很多国家的政府行为,如美、法、德以及很多非洲国家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D、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热爱汉字文化,并且花费巨资建立起一个汉字字源站,以此向全世界推广汉字,因而被称为“汉字叔叔”。
    (3)、为什么“汉语热”风靡全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明十一年五月,魏主(北魏孝文帝拓践宏)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个,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弈叶重光,帝有中土;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

    既还宫,召澄入见,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九月,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 , 诏诸军前发。丁丑 , 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帝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去?”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过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B、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C、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D、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常卿”,古代官名,为九卿之一,掌管祭祀礼乐。历代名称不完全相同,秦设奉常,汉改太常,北魏称太常卿,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 B、古人常用干支纪年、月、日、时。文中“丙子”“丁丑”属干支纪年。现在也会用干支纪年,如2018年是戊戌年,2019年是己亥年。 C、“稽颡”,古时一种极恭敬的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古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拜礼,稽颡常用于居丧、请罪、投降等场合。 D、“斧钺”,古代的一种酷刑,意思是用斧钺劈开头颅,使人致死。斧钺在古代还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文帝审时度势,有政治远见。他不想一直待在苦寒狭小的北方,认为北方只可武治不可文治,于是动用强大的武力南向伐齐,进而占领中原,以洛阳为都。 B、孝文帝足智多谋,煞费苦心。为了迁都洛阳,他先让太常卿占卜,为军事行动造势;再率众离开故都平城来到洛阳,后来甚至假装以斧钺之刑来威胁群臣。 C、孝文帝雷厉风行,有主见。当任城王澄对大举伐齐提出异议时,他愤然“作色”;当群臣一致反对继续南进时,他勃然“大怒”。终于如愿地实现了迁都大计。 D、孝文帝恩威并济,循循善诱。一方面,在朝堂上疾言厉色斥责任城王澄,另一方面他又私下里推心置腹说道理进行安抚,终于获得了任城王澄的理解与支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②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平山堂

    王安石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 , 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

    【注】 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②恺悌:和乐平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 B、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易之风,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也有表达。 C、尾联通过“岘首”和“平山堂”的对比,间接赞赏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 D、本诗语言含蓄,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诗人是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的?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炎热的太阳收尽了最后一道亮光,大地褪入夜色,未消的暑气把我和伙伴们赶出蒸笼一样的木屋,寻向满天星斗之下的院落。整个夏天,我们都爱端一把竹椅,摇一柄蕉扇,坐在树荫下纳凉。这时,拂到脸上、身上的夜风还带着明显的热气,要命的知了还是不停“热啊——热啊”地鼓噪。那鸣声似乎是一段捆绑得异常结实的绳子,让人不得动弹汗流不止;总是到了送来凉风的时候,它才逐渐安静下来,    。蚱蜢到处飞扑蹦跳,有时还会飞到我的身上,跳到我的脚边,它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因为它是“害虫”,蚕食稻叶的声音“沙——沙——沙”地令人不悦。而蟋蟀的歌唱,就像一种乐器的演奏,要比鸣蝉动听得多,在田野的远处在屋檐的砖石下在门户的角落里反复弹唱一首同样欢快的曲子。那琴音撩拨得我们再也坐不住了,我和同伴们便会蹑手蹑脚地包抄过去,    , 在它来不及逃跑的时候将它逮住放于匣中。不知为什么,它却没有了声音,不再弹唱了。如果它身上真的携着一把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让人纳闷。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比喻、引用 B、比拟、比喻、夸张 C、比喻、借代、引用 D、比拟、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田野的远处、屋檐的砖石下、门户的角落里,反复弹唱一首同样欢快的曲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 6.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追求和保持体态优雅要讲究方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的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⑤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减少,饥饿感就会减轻。⑥较科学的进食法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有的人的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 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四、写作(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典故化育后世。如“前车之鉴”“一诺千金”“负荆请罪”“三顾茅庐”“闻鸡起舞”“卧冰求鲤”“精忠报国”“孔融让梨”“邯郸学步”“唇亡齿寒”等。

    请以其中两三个典故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