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历史学科具有让后人吸取前人智慧的价值。“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 2.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它既便于屋顶排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样式。下图是西汉“亿年无疆”瓦当(“亿年无疆”为祝福语)。该瓦当可用于(    )

    A、证实小篆字体出现于西汉 B、研究西汉历史和艺术发展 C、说明西汉处于制陶业高峰 D、展示西汉社会的盛世全貌
  • 3.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年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为此,汉初统治者实行(    )
    A、以“礼“治国 B、用牛车代替马车 C、对匈奴和亲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 4. 《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包含的是( )
    A、秦一西汉 B、西汉一东汉 C、东汉一三国 D、秦一东汉
  • 5. 思想家王韬说:“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 B、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 D、汉武帝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
  • 6. 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所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 7.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B、注重发展生产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统治者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 8. 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9. 下面是七年级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的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B、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宫殿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 10. 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1. 诗颂:“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晟敏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其歌颂的是(    )
    A、秦灭六国 B、文景之治 C、重农抑商 D、百家争鸣
  • 12. 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 

     ①注重农业生产   ②轻徭薄赋      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3.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对自己的陵墓修建,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奢侈、昂贵的装饰,只可用瓦器,可见,汉文帝主张(     ) 
    A、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B、勤俭治国,反对奢华 C、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D、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 14. 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下列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 
    A、郡县制的施行 B、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颁布“推恩令”
  • 15. 西汉的建立者是( )
    A、吕尚 B、刘秀 C、李斯 D、刘邦
  • 16.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其中“汉业建”的时间是( )
    A、公元202年 B、公元前202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前221年
  • 17. 西汉初年,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调整统治政策的共同措施是(   )
    A、释放奴婢为平民 B、“兵皆罢归家” C、重视“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 18. 司马迁曾指出,汉“天下初定……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然而,过了不到100年,到他自己生活的年代,各地区的人口已翻了一番、两番,甚至更多汉初人口增加主要由于(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严刑峻法的废除 D、思想文化的统一
  • 19. 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二、材料分析题

  • 20.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请回答: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怎样?
    (2)、汉文帝、汉景帝时重视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因而汉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1)、材料一汉初这种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汉初出现的治世局面的记载,这一治世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这三则材料所记载的汉初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23. 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国力的兴盛都离不开制度(政策)的创新与完善。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间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材料二: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在什么时期开始逐步瓦解?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概括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文帝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后提倡实行什么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统治局面被称为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