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单元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书纪年》记载,商代第24代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也有“王又作辟”“贞王闻惟辟”,学者注释:“辟,刑。”上 述文献和出土文物可以证实商朝(   )
    A、用刑罚来维持统治秩序 B、主张实行“礼治”

    C祖甲主张无为而治         D.刑罚异常残酷

  • 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行(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 3.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4.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 5. 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 6. 央视推出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 B、 C、西周 D、
  • 7. 文字不但可以记载历史,还可以传承文化。关于如图中的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 8.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这一青铜精品。它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9. 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材料中说明( )
    A、管辖地缩小 B、诸侯各自为政 C、社会经济发展 D、周王室衰微
  • 10.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这充分表明春秋时期(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手工业高度发达 C、炼钢技术发展 D、畜牧业发达
  • 11.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百姓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40多次。”这主要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使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 B、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D、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 12. 下图所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50 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战国铁犁铧,铁犁铧装在犁床的前端,给木犁套上一种“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铁犁铧的发现可以证明,战国时期(   )
    A、采用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B、铁器牛耕在全国推广 C、农业深耕细作得到发展 D、河南最早出现铁农具

  • 13.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与此变化有关的是(    )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严明法度
  • 14.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 15.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如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先后进行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目的是(     ) 
    A、号令诸侯 B、富国强兵 C、推广技术 D、尊王攘夷
  • 16.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    )
    A、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法家备受推崇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二、填空题

  • 17.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一书中;孔子的思想则由其弟子整理记录在《》一书中.
  • 18.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治理岷江的
  • 19. 春秋后期,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发展;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 20.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朝人
  • 21. 西周时,周王根据和功劳大小,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周代贵族等级中,的地位是最低的

三、材料分析题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变法得到了谁(国君)的支持?
    (2)、结合材料二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适的途径是什么?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
    (4)、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5)、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2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闻、机锋进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1)、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大辩论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请各写出一位这一时期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24.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行为与抱负】

    材料一:

    【名家与伟人】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 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 以尽孔子。教育完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指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思想与现实】

    材料三: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 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吴建平点评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相传孔子曾坐在杏坛上弦歌讲学、教弟子读书 请列举出一例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3)、材料三中,“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百家争鸣不是坐 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的原因。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影响?
  • 25. 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西周分封制地图

    材料四: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广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代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序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为诸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四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 26.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我国远古居民的名称和其建造房屋建筑的样式名称。
    (2)、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殷墟,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及其历史作用。
    (3)、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想一想这件青铜器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可从国力、技术方面回答)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27. 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学习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据【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材料三 :下图是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牛尊”,牛鼻穿孔,带环。

    (1)、观察材料一的年代尺,并将缺失信息补充完整。
    (2)、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三类。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属于何种史料,概括两则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
  • 2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题

  • 29.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文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是谁?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2)、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和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谁?庄子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学、史学、哲学、医学等,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
    (4)、你认为我们中学生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