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试卷-八年级上1.1声音是什么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 2. 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A、 能听出声音是鼓声 B、 暖气管能把声音传遍楼内各处 C、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 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
  • 3.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甲图中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乙图中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 C、丙图中不断抽出密封玻璃罩内的空气 D、丁图中用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
  • 4.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 5. 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物理规律就有许多实际应用。如图所示的发明或设计中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 倒车雷达 B、 声控开关 C、 中空玻璃 D、 音乐厅的多孔墙壁
  • 6. 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 7. 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听枪声开始计时 B、人耳不可以辨别出低音和高音 C、在空旷的房间内说话时容易听到回声 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8.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 9. 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 10. 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有很多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琴、筝、箫、笛、二胡、琵琶、唢呐、鼓等,代表了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下列几组民族乐器中,发声原理不同的是(  )
    A、二胡与古筝 B、古筝与琵琶 C、二胡与唢呐 D、箫与笛子
  • 11. 声音分别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水中 B、空气中 C、钢铁中 D、速度都一样大
  • 1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B、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 C、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D、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 13. 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14.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
    A、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B、上学路上,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讲课声 D、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 15. 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B、 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 C、 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 D、 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 16. 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宇航员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在月球上(   )
    A、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B、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 C、只能传递次声波 D、只能传递超声波
  • 17. 如表所示,是声音在几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介质

    水( 0℃)

    水(15℃)

    水( 20℃)

    冰( 0℃)

    软橡胶

    软木

    钢铁

    v/( m•s-1)

    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

    根据表中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物态有关 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18. 如图所示,是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其中主要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 用小锤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声,还观察到小球被弹开 B、 几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不同深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的音调不同 C、 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直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 19.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 20.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的快 D、电话中的声音是依靠导线的振动来传播的

二、填空题

  • 21.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铃声是通过 传入同学们耳中的。
  • 22. 安静的考场内可以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我们的耳中,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23. 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考试,学校的考务安排非常细致。用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指令声是由发声装置产生的,以的形式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 24. 某网站的论坛上记载:“ 太空中一小天体于昨晚子夜时分与木星相撞,发出巨大的响声,惊醒无数梦中人……”;你认为其内容是的(选填 “真实”或“不真实” ),理由是
  • 25.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玉兔二号”探月器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6. 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老师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变少,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填写答案字母)。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 27.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空气中探究声现象时的实验现象。

    (1)、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放大,使现象更容易观察。这种方法叫(选填“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 28.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如图乙所示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开,它们分别说明什么物理知识。

    (1)、图甲实验现象说明:
    (2)、图乙实验现象说明:
    (3)、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把音叉振动的微小变化放大,以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
    (4)、如果在月球上进行乙图这个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则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不会弹开,不会听到声音,这说明
  • 29. 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

    活动一:

    如图1,小丽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丽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小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两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活动2:

    将金属衣架悬挂在细绳中央如图2(a)所示,当同伴轻轻敲击衣架时,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

    (3)、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并用两个食指堵住双耳,如图2(b)所示,再让同伴轻轻敲击衣架,这时你听到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
    (4)、通过对上面的两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5)、活动三:

    如图3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 (填“小”或“大”);并且可以由此推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抽气一段时间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可能原因是 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 30.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 并由此推理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