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题,每题 3 分

  • 1. 下图是宋代各地著名书院分布图,书院的兴盛是宋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一般为科举考试服务。这反映出宋代(   )

    A、文化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地方教育的兴盛有助于扩大统治基础 C、文官政治推进文化专制 D、陆王心学成就显著得益于书院的发展
  • 2. 春秋时期齐国的崔、庆两个贵族世家,在与其他卿族的斗争中曾一度联合,并发誓说“崔、庆一也”。但当崔氏家族内部出现裂痕时,庆氏之人却认为:“彼实家乱,子何病焉?崔之薄,庆之厚也。”庆氏随即灭掉了崔氏。这反映了当时(     )
    A、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B、国家政治秩序遭破坏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大宗与小宗斗争激烈
  • 3. 西汉建国以来,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又能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对此汉武帝采取的对策是(   )
    A、启用中下层官员掌握中枢机要 B、取消丞相的称号分权于诸公卿 C、实行察举制度监督和选拔官员 D、设刺史加强对诸国丞相的督查
  • 4. 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知(   )

    A、王国已经完全确立主导地位 B、汉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郡国并行制将长期影响后世 D、汉初王国威胁中央统治
  • 5. 西周时期,周成王分封周公子伯禽于东夷所在,命其效法周公,使东夷完全臣服;分封弟叔虞于夏朝旧地,命其“启以夏政”;分封武王弟康叔于商人故土,命其“启以商政”。据此可知,西周( )
    A、强化地方基层治理 B、延续前朝统治模式 C、统治方式灵活变通 D、形成宗族共治格局
  • 6. 秦将岭南以南的桂阳县划归长沙郡,同时将岭南以北的镡城划归岭南的象郡。秦如此划分的目的是(   )
    A、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 B、推动岭南地区经济开发 C、便利地方政府施政管理 D、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 7.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宣布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取消了国王使用的法律豁免权和中止权。1701 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便可终生任职、法官薪俸从公共财政支付。这说明英国政治的特点是(   )
    A、法律至上 B、司法独立 C、君主立宪 D、议会至上
  • 8. 据记载:自北宋至明清千年以来,千年古村浙江宁波走马塘的陈氏家族中前后出过进士 76 名,任职地方官吏 161 人,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陈氏家族可谓是古代中国的第一学霸家族。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会是(   )

    ①宋代科举取士名额的扩大

    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对“学而优则仕”的祟尚

    ④自古以来此地文化的发达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9. 下表为 20 世纪初清政府商务部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性质的文件。其实施产生的影响是(   )
    颁布时间 法律 主要内容
    1903 《商都章程》
    《商人通例》
    对商部办事规则和商人作出具体规范
    1904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规定公司分类、创办、股份、董事、股东与股东会议等细节,进而明确规定所有“公司局厂行号铺店,一经注册,即可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1906 《破产律》 对正当经营亏损而“倒闭者”,予以“维持调护”
    A、建立了完备的经济管理体系 B、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延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D、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 10.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基本特性”是指(   )
    A、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家国同构特征 B、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君民平等特征 C、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法血缘特征 D、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等级森严特征
  • 11. 克里斯提尼担任执政官后,重新划分部落以及分区成为他的首项改革措施。恩格斯曾对此评论说:“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了;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据此可知,这一改革措施(   )
    A、是对梭伦改革的批判和否定 B、使雅典的国家机构趋于完备 C、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极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 12. 唐代设立节度使,总揽地方军、民、财、政之权,权重势雄。宋太祖即位后,限制诸州兵权、财权,并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元朝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这表明从唐到元 (   )
    A、政府始终以强干弱枝为指导思想 B、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中央对地方权力的管理宽严并举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僵化
  • 13.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祥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这表明当时(     )
    A、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 B、吸取庚子事变教训,实施新政 C、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 D、全面推行开放,维护国家主权
  • 14. 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陆世仪指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说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端(   )
    A、主要在官员任期方面 B、在于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影响中央集权的发挥 D、使地方政府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
  • 15. 如图为刊登于 1916 年 7 月 31 日《新闻报》上的一幅漫画《再造民国之最要着》。画面中一名议员一手拉风箱,一手执勺,正在对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进行修补。这幅作品(   )

    A、暴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面目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 C、表达了国人重建民主政体的愿望 D、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统一中原后,商品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司马光说:“宗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就连贫穷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而在服饰方面,“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 弗可胜穷”,甚至形成了用金银装饰衣物的时尚。至于宗戚贵臣之家的宅第,往往“务有壮丽,靡费不赀”,一些庶民、地主和商人竞相效仿。宋神宗时,左相吕大防指出: “臣窃观今之公卿大夫,下逮士民,其婚商丧葬祭,皆无法度,惟听其为,而莫之禁。夫婚,重礼也,而一出于委巷鄙俚之习;丧祭,大事也,而率取于浮图、老子之法。”

    ——摘编自王丽丽《宋代社会的奢靡之风》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厉行节约、禁止浪费”被写进《共同纲领》,标志其

    开始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建设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方针。1955 年 10 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思想,并明确提出要始终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 的方针。这一方针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贯彻,克服了建国初期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和维持了国内物价的持续稳定。广大党政机关响应号召, 深入开展反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斗争,通过党内监督、思想教育与法律惩戒相结合 等方法,促成了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的形成。广大人民纷纷响应号召,崇尚 节约、勤俭持家,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形成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落 后的热潮。

    ——摘编自刘建武 李冰《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奢靡之风盛行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积极倡导“勤俭建国” 方针的原因,并简析其现实意义。
  • 17. 材料:2019 年 10 月 1 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其中游行活动有四个篇章。

    序章:红日东升光芒万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

    第一篇章:唱响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建设之歌。人民共和国的一支支建设队伍,建设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建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第二篇章:象征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条希望的道路上,人民用双手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从此富起来。

    第三篇章:展示新时代中国人民多彩的民族复兴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

    结合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字内涵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请根据图一或者图二,确立一个主题,并进行评析。

    (要求主题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9. 材料: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天子“象天立宫”,紫禁城被誉为地上天宫。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至今已有600 年的历史。作为明清两

    代的皇宫,共有 24 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实行对国家的统治。在 600 年的传承中,其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亦有西学东渐的文化特质,是“有容乃大”文化情怀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大成之城”。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故宫六百年”展览设计其中一个展厅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从展览内容、依据、意义等方面予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