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摩托车比赛转弯时,转弯处路面常是外高内低,若摩托车转弯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所受合力指向圆心 B、摩托车受到向心力作用 C、摩托车转弯过程中速度不变 D、摩托车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 2.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的物体C置于A附近,发现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则(   )

    A、此时A处带正电,B处带负电 B、此时A处的电势低,B处的电势高 C、移去C,会发现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A和B分开,再移去C,会发现金属箔都闭合
  • 3. 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带负电 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4. 如图所示、离水平地面高为h=0.8m处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同时乙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 , 取sin37°=0.6 , 则v0的大小为(   )

    A、4215m/s B、3215m/s C、22m/s D、4m/s
  • 5. 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视为质点)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棵树,已知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1,若A、B两树间距为12m,C、D两树间距也为12m,则B、C两棵树的间距为(   )

    A、18m B、16m C、14m D、12m
  •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绝缘长木板B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把电荷量为+q的小物块A从B的左端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A未从B上掉落),A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1 , B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2 , 已知A与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的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E2μmg , 则x1>x2 B、qE>2μmg , 则x1=x2 C、qE>2μmg , 则该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1x2) D、该过程中,A,B系统的电势能减小qEx1 , 机械能增加qEx1
  • 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V与A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R0的两倍,现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B、电压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C、电源的效率先减小后增大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选题

  • 8. 质量为m的物体从离湖面高为h1处由静止释放,最终落在距湖面为h2的湖底,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1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1+h2)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1+h2) 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1+h2)
  • 9. 物理图像是反映物理量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图像的面积和斜率都有相应的物理意义,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B、图乙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 C、图丙中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动能的变化量 D、图丁中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电势能
  • 10.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绳子放在水平面上,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在绳子的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拉动绳子向右运动,关于距绳子左端x处张力T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xLμmg B、若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μmg C、若绳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xLF D、若绳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T=FxLμmg
  • 11. 北京时间2021年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出现了“火星合日”现象,即当火星和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与太阳共线干扰无线电时,影响通信的天文现象,因此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发生短暂“失联”。已知地球与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方向相同。火星的公转周期为T1 ,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2 , “祝融号”在火星赤道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祝融号”的质量为m,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2πRT B、太阳的质量M=4π2R3GT12 C、火星的公转周期T1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T2 D、相邻两次“火星合日”的时间间隔为T1T2T1T2

三、实验题

  • 12.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定滑轮两侧各挂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桶A和B,与B相连的挡光片的宽度为d,T1T2为光电门,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分别在两桶中放置k块质量为m0的砝码,使得两边平衡,实验过程中将B桶中的砖码一块一块地添加到A桶中,在将第n块砝码放入A桶后,B桶从T1运动到T2的这个过程中,测得B桶通过光电门T1T2的时间分别为t1t2 , 不计挡光片、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忽略定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答案均用题干中字母表示)

    (1)、若装置用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则B桶通过光电门T1时的速度v1= , B桶通过光电门T2时的速度v2= , 此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此空用L、v1v2表示);
    (2)、若装置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在此运动过程中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13. 为测定某种新型合金材料导线的电阻率,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1)、剥开导线两端的绝缘皮,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裸线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mm;用多用电表的欧姆“×1”挡粗测导线的总电阻如图乙所示,可知其阻值为Ω。

    (2)、为更准确地测量Rx , 用图丙的电路测量该导线的总电阻R。已知电源E的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电压表V1的量程为3V、内阻R1=3.0kΩ , 电压表V2的量程为5V、内阻R2约为5.0kΩ , 定值电阻R0=30.0Ω。两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 , 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后,描绘出两电压表示数U1U2图像,如图丁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用k、R0R1表示),待测电阻Rx=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4. 如图所示、内径很小的绝缘圆弧管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弧半径r=0.2m , 圆心O处固定一个电荷量Q=+4×1010C的点电荷,质量m=0.06kg、略小于圆管截面的电荷量q=43×102C的带负电小球(视为质点),从与O点等高的A点沿圆管由静止运动到最低点B,到达B点时小球刚好与圆弧管没有作用力,然后进入板间距d=0.08m的平行板电容器,刚好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在电容器中小球不受点电荷Q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 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
    (2)、小球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W;
    (3)、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UMN
  •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长度L1=10m , 倾斜部分bc长度L2=18.4m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沿图示顺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速率v=4m/s , 现将质量m=1kg的小煤块(视为质点)由静止轻放到a处,之后它将被传送到c点,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 且此过程中小煤块不会脱离传送带,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求:

    (1)、煤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煤块从b运动到c的时间t;
    (3)、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ΔL
  • 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ΩR2=R3=6ΩR4=3Ω。当开关K断开时,理想电流表示数I1=0.4A , 当K闭合时,电流表示数I2=0.58A。求:

    (1)、开关K闭合时外电路的总电阻R;
    (2)、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3)、开关K断开和闭合时电源内阻上的热功率之比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