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存在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这个"短暂"王朝统一南北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907年
  • 2.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个帝王治国措施的共同点都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唐玄宗时被提拔为宰相的是(    )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璟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 3.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其中"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 4. 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    )
    A、皇族的后代 B、外戚 C、宦官 D、掌握兵权的武将
  • 5.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请你判断同学们可能在模仿( )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葵丘会盟
  • 6. 《资治通鉴》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的体例是(    )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 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 8.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是因为(    )
    A、金灭北宋 B、岳飞抗金 C、澶渊之盟 D、签订《尼布楚条约》
  • 9.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记述了辽、西夏、北宋三国之间的恩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下列有关辽、西夏、北宋的大致位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 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措施的是(    )
    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设立军机处
  • 11.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2.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广州 C、杭州 D、东京
  • 13.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剃头、杂耍和表演等。与该情景有关的地方是(    )
    A、草市 B、瓦子 C、早市 D、勾栏
  • 14. 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 15. 《□史.地理志.序》谓:"……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材料中描述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16. 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哪个朝代从外国引进的(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17. 明朝有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该童谣见证的历史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回台湾
  • 18. 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  英国 B、葡萄牙 C、法国 D、西班牙
  • 19. 清初的统治者进人中原地区后,认为"国之大计"是(    )
    A、农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 C、商业贸易 D、中央集权
  • 20. 中国历史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有(    )
    A、宋、元 B、元、明 C、元、清 D、明、清
  • 21.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尼布楚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 22. 清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乾隆 D、雍正
  • 23. 雍正四年,因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出试题"维民所止",有人诬告"维止"二字是把雍正的头砍掉。于是雍正下令将查氏革职问罪。结果,查嗣庭在狱中冤死。本案说明清朝推行(    )
    A、文化专制政策 B、言论自由政策 C、严刑酷法政策 D、科举选官政策
  • 24. 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 B、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C、宋元—隋唐—秦汉—明清  D、明清—宋元—秦汉—隋唐
  • 25.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重阳节 D、春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从董仲舒请,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能通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自此渐渐有文学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励学篇》

    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1)、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宋朝采取了什么国策来引导"重视读书"的社会风气?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举考试方面采取了什么举措?对读书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文学篇】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制度篇】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在众多唐朝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哪一位?
    (2)、著有《窦娥冤》的元朝戏剧家是谁?
    (3)、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清朝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是什么?
    (4)、材料二中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
    (5)、【科技篇】中国四大发明除了火药和造纸术外,再列举一例。
    (6)、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写出明朝李时珍的医学著作。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中国古代有不少论及农业的书,但许多都失传了,保存最完整而且内容最全面的可能要算《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了。

    —李长年《农业史话》

    (1)、材料一的图片是唐朝发明的农具,请写出它的名称。
    (2)、唐太宗为发展科举制,哪一科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3)、唐朝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分别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问经济重心南移在何时最后完成?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著作?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须常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摘自《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他是中国的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为中国人开凿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材料四: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入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1)、从材料一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机构?
    (3)、材料三中的"他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