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蓬溪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义务教育学段质量监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

  • 1. 珍贵的照片记录着精彩的瞬间,却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 2.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
    A、解放军进驻北京 B、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完成
  • 3.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对上述材料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目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抗美援朝,实现朝鲜统一 B、抗美援朝,捍卫朝鲜独立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抗美援朝,助弱反霸
  • 4.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不包括(    )
    A、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B、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 5.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土地改革的部署
  • 6. 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354%

    35.2%

    3.7%

    4.7%

    A、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农、轻、重均衡发展 C、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 7.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8.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是中国的一项创举,它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历了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序号

    史  实

     结  论

     ①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十分完善

     ④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A、 B、 C、 D、
  • 10.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历的曲折事件有(    )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三大改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1.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C、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 12. 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国家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扩大企业自主权
  • 13. 对联折射时代变迁,下列对联涉及的历史事件,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家万户,同声高唱人民公社好,一日千里,全面跃进举世奇迹多”

    ②“十六大绘宏图,锦绣前程多灿烂;三个代表鼓壮志,全面小康尽辉煌”

    ③“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里储粮翻两番”

    ④“同颂十七大同心奔小康,共歌千秋业共向新明天”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 14. 以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内容:“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 15. 港澳回归后,分别成立了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
    A、政治上高度自治,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英、葡保持原有的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 16.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这表明,我国开始的战略转移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D、以民主法制建设为中心
  • 17. 下面是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其中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GDP

    3650.2

    4551.6

    18774.3

    99776.3

    A、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据材料可知这一理论体系(    )
    A、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B、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都是推动中国前进的思想武器 D、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 19. 下列“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部分),呈现的主题是(    )

    A、科技强军换新颜 B、为民服务志不改 C、红色基因放光芒 D、长征精神世代传
  • 20.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上个世纪70年代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人物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焦裕禄 D、屠呦呦
  • 22.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23.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是(    )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 结合以下三幅图片可知,党和政府正在努力(    )

    A、加强两岸经济合作 B、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D、推动中国外交事业
  • 25. 下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
    A、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为实现中国梦而确立的 D、“两个一百年”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26.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7. 词汇出现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 年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 年的是(    )
    A、中国梦,不忘初心 B、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C、和谐社会,加入世贸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28. “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扩散,人类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表示支持与慰问。在有效控制疫情并积累一定成功经验后,中国向10多个国家分享中国最新研究成果、防疫理念及综合举措等……友好互助,世界构筑起抗击病毒的共同防线。”(摘自学习强国《全球战疫》)此材料说明(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B、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D、坚决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紧迫性
  • 29.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其表现有(    )

    ①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

    ②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④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0. 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粮票、布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④“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周恩来

    材料三:1971年11月8日的《时代)期刊上封面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文字:“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封面文章这样写道:“他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四:1985年中国一位伟人做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伟大论断,从此中国以全新的姿态积极投入于国家政治舞台,为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材料五:2015年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提出建立亚投行,显示中方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实现与亚太各国的互利共赢,建立亚投行符合中国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1953年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他所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材料三中"The Chinese Are Coming"反映的是中国当时哪一项外交成就?70年代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举一例)
    (4)、根据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加了什么国际组织来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5)、根据材料五你认为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纵观中国的外交历程,你有何感悟?
  • 32.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党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表)

    1980年产量

    5.2亿公斤

    1981年产量

    6.7亿公斤

    1982年产量

    7.15亿公斤

    材料三: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新华网莫斯科电

    材料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党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4)、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21世纪我们进入新时代,在新的时期我们形成了什么重要思想?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