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 1.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艺术地位提高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 2.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其中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完成
  • 3. 《河南省志》记载,1949年河南省农业总产值有18.73亿元,而到195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就达到了30.3亿元,比1949年增长73.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C、土地改革的推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当中国人全力以赴地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时候,一片浓密的乌云突然在中国东北边境上空出现”,为驱散这片“乌云”,中国进行了(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抗美援朝
  • 5.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历史老师提供的幻灯片(如下图),能够提炼出的历史主题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工业化起步
  • 6. 如表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它表明“一五”时期(    )

    年份

    投资额(亿元)

    投资比重(以总额为100%)

    大中型

    小型

    大中型

    小型

    1953

    34.68

    55.76

    38.3

    61.7

    1957

    79.10

    64.22

    55.2

    44.8

    “一五”时期

    302.79

    285.68

    51.5

    48.5

    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 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
  • 7. 这种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这种“民主政治制度”是指(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8. “铁人”王进喜提出:“白天和黑夜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在不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有没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这体现了他的(    )
    A、创新求变的精神 B、独立自主的精神 C、求实奉献的精神 D、助人为乐的精神
  • 9.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1966到1976年间,给党和国家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的是(    )
    A、七千人大会 B、“九一三事件” C、文化大革命 D、粉碎“四人帮”
  • 10.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的意义 B、闭关自守,急于求成导致国家的落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11. 从如下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 12. 1955年,《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通过,粮票,油票、豆腐票、布票从此应运而生,国家对百姓日常生活需求进行“定量”,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市民自由选择。粮票的出现和消失反映了(    )
    A、  现代化建设已实现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D、计划与市场并行
  • 13.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下列选项中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 B、不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C、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弊病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14. 它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 15. 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某课题小组收集了如下一些史事信息;
    ①1978.1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②1982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
    ③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④1992年初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
    请为这些信息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
    A、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邓小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16.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论断的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 17.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 18. 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 19. 某同学在学习一个历史专题时,设计了如下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图中①处应填写(    )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20.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一材料记录的是(    )
    A、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澳门回归
  • 21. 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里是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原有的(    )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地位不变
  • 22. 中国的核事业创建于1955年初,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表明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维护民族独立 C、增强国防力量 D、稳定国际局势
  • 23.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此举产生的国际影响是(    )
    A、  推动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B、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C、为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创造了条件 D、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24. 1954年缅甸总理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这种恐惧。”“恐惧”的消除主要是因为中国(    )
    A、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 25.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26.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 27. 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环盆地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嫦娥四号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你知道中国在空间技术上最早的突破是(    )
    A、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 B、成功发射第一枚导弹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28. 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改革开放以来,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这说明(    )
    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B、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 29. 关于掌握时间,我国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6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移动电话机)。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
    A、我国科技发展迅速 B、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C、我国人民作息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 D、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 30. 下面是小华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搜集整理的资料,这些资料说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的外交成就显著 C、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D、中国的交通和通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摘编自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材料二: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先突破“禁区”是在哪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最早举措是什么?第二阶段让“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位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摘编自《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材料二: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尼克松对此曾说道,“这一公告是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新华社北京2020年6月11日电:针对有媒体报道6月9日美国一架C-40A军用运输机飞越台湾上空,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应询表示,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此类非法、挑衅的行径”。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发言,他所阐述的是什么方针?
    (2)、材料二中所指的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 33. 钢铁长城、民族脊梁、顶层设计一起助推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钢铁长城]

    材料二:[民族脊梁]

    材料三:[顶层设计]

    请回答:

    (1)、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些军种组成?请结合材料一图片说说“钢铁长城”的内涵。
    (2)、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你最敬佩他们当中的哪一位,请说说他有什么突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品质?
    (3)、顶层设计是总体构想,是全方位改革的指向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治国理政的新举措有哪些?这些新举措的设计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