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5.2.13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综合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综合题
-
1. 南极地区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正在建设罗斯海新站。读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冰川广布,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说明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南极地区又被称为“白色荒漠”,其根本原因是稀少。(2)、南极企鹅体型肥大,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3)、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五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该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2. 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印度,该国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形象地称为“”。(2)、B地区农业以业为主,人们把称为“绿色金子”。图中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C是(填国家名称)。(3)、2010年,D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人口大国,移民是该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E国北部分布的地形区是平原。D、E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甲是。(4)、F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3.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①处沿东北航线航行,终点为洲。(2)、若夏季在两条航线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①可爱的企鹅 ②漫长的极夜 ③因纽特人在捕鱼 ④漂浮的冰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北极地区都是海洋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 C、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D、北极地区可大量建居民点,发展旅游业(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都具有、、多狂风的特点。二、图文分析题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海霸王”——北极熊】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生物与环境
北极熊即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素有“冰海霸王”之称。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稍带淡黄,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
(1)、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2)、探究二环境与生活读图说出北极熊栖息地所涉及的大洲、大洋。
(3)、探究三气候变化与环境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简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冰海霸王”——北极熊】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1)、探究一生物与环境北极熊即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素有“冰海霸王”之称。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稍带淡黄,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
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
(2)、探究二环境与生活读图说出北极熊栖息地所涉及的大洲、大洋。
(3)、探究三气候变化与环境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简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北极航运的“助推器”。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
(1)、图中甲处为海峡,它沟通了太平洋和洋,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北,图中乙处是我国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 , 在科考期间可能会见到等野生动物。(3)、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里程较_ ▲(长或短),但是由于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_ ▲ _,通航时间较短。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北极航运的“助推器”?7. “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材料三: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2)、由材料二可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石油。(3)、由材料三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南极地区被称为“”和“”。(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8. (案例分析)名称:“双龙”探极 彰显实力
资料:
资料一 2019年10月15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水船“雪龙2”号与10月22日出发的“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双龙”白夜行冰区航行4900海里,创造了破冰历史性一刻,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雪龙2”号凭借强大的破冰能力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极大提高了极地科考效率,开启中国极地科考新格局。
资料二 “南极地区”示意图
思考:
(1)、请分别说出我国纬度最高和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南极科考站。(2)、“双龙”探极创造了破冰历史性一刻。请说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3)、南极地区被誉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请说出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4)、有人提议大力开发南极地区的旅游资源,请谈谈你的看法。9. 依据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1:2020年1月份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巴西科学家近日表示,在南极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南极有的地方2019年还覆盖了很厚的冰雪,2020年已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由于气候变暖,海象栖息范围变小,变的无家可归!
材料2: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常年被冰雪覆盖,可谓寸草不生,但是近日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6159米处发现了植物,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居然长草了,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可事实不容争辩,全球变暖可见一斑!
(1)、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被称为“白色荒漠”和“风库”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应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2)、南极迎来最热1月,温度破20℃;珠峰6159米处长草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温室效应”,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致(3)、请结合上述材料,写出两句相关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