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9.3三江源地区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年10月,中国宣布设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干热
    (2)、 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在于(   )
    A、促进工业发展 B、发展种植业 C、解决就业困难 D、保护生态环境
  • 2.   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838公里,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
    (2)、 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
    (3)、 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 3.   2022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启动六周年,该合作宗旨是深化澜湄六国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下图示意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澜沧江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所在的国家是(   )
    A、中国 B、越南 C、老挝 D、缅甸
    (2)、 湄公河对中南半岛影响很大,该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
    A、绿洲上 B、河流沿岸 C、山坡上 D、高原地带
    (3)、 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 B、南南对话 C、南北差距 D、南南合作
  • 4.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   )
    A、高原湿地 B、耕地 C、高山草甸 D、天然林地
  • 5. 冬虫夏草被称为“中药里的软黄金”,因其特殊的药效价格居高不下。它一般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近年来“冬虫夏草热”导致的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三江源地区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 6. 三江源地区位于(   )
    A、四川省 B、贵州省 C、青海省 D、山西省
  • 7. 三江源地区的美称是(   )
    A、中华水塔 B、鱼米之乡 C、东方明珠 D、塞外江南
  • 8. 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分别是指(   )
    A、黄河、黑龙江、珠江 B、长江、黄河、黑龙江 C、长江、黑龙江、珠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 9. 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天赋青藏高原,地域山水之恋。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的是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珠江、长江
  • 10.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A、贝加尔湖 B、三江源 C、维多利亚湖 D、青海湖
  • 11.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江源地区补给三江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C、过度采矿,植被破坏 D、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 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13.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湿地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草地退化等现象严重。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过度放牧 C、乱采砂金 D、滥挖野生药材
  • 14. 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众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为保护河流源头,国家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中的“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C、长江、黄河、怒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 15.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知识结构图”,④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

    A、水土流失、草地沙化 B、冰川消退 C、过度放牧 D、全球气候变暖
  • 16.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三江源地区 C、三峡水库 D、青藏高原
  • 17.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下图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2)、国家公园的设立(   )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天赋青蔵高原,地域山水之恋。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的是(    )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珠江、长江
  • 19. 三江源位于(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 20.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长江和(     )
    A、黄河、澜沧江 B、珠江、澜沧江 C、珠江、雅鲁藏布江 D、黄河、雅鲁藏布江
  • 21.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并流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右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中,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沃野千里 B、小桥流水 C、大漠孤烟 D、雪山连绵
    (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地区,并从我省流出境外的是(    )
    A、怒江 B、澜沧江 C、长江 D、黄河
  • 22.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其中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怒江、澜沧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黄河、怒江、澜沧江
  • 23.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保护三江源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
    A、开采沙金 B、部分禁猎 C、休牧育草 D、修建水库
  • 24.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①—黄河 B、②—澜沧江 C、③—怒江 D、④—长江
    (2)、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 25. 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加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图甲“三江源地区河流、山脉分布图”和图乙“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知识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2)、根据图乙,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
    A、水土流失、草地沙化 B、冰川消退 C、过度放牧 D、全球气候变暖
  • 26.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江源指的三江是(    )
    A、长江、珠江、黄河 B、长江、黄河、黑龙江 C、长江、塔里木河、珠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2)、“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3)、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    )
    A、发展旅游 B、增加财政收入 C、解决就业 D、保护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 27.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A是平原。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位于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山脉B是
    (3)、高原C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之称。
    (4)、位于高原C上,有“中华水塔”之称的区域D是地区。
    (5)、“中华水塔”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发源于此的河流E是
    (6)、河流E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某县修建挡土坝和护坡,适合采用这一措施的地带是
  • 28.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位于省南部,被誉为“”。
    (2)、三江源中的“三江”分别是:A , B , C
    (3)、图中穿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林(草),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三、图文分析题

  •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图左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右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 , 气候较温暖。
    (2)、图左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左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 , 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 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的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