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69 动物的行为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蜘蛛结网 B、老虎钻火圈 C、鹦鹉学舌 D、蚯蚓走迷宫
  • 2. 从树丛到草间,人们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行为与“蜘蛛结网”类型相同的是(  )
    A、狗接飞碟 B、猴子骑车 C、孔雀开屏 D、蚯蚓走迷宫
  • 3. 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捕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学习行为 B、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C、捕食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 D、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 4. 观察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下列观察笔记合理的是(  )
    A、幼小的黑猩程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技从蚊穴钓取白蚁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刚从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子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进攻,其行为属于攻击行为
  • 5. 下列图片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 6. 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啄木鸟啄击树干 B、雌性狮子在狮群中负责捕食 C、蚁后在蚁群中专职产卵 D、狒狒首领优先占有食物和配偶
  • 7. 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 C、青蛙鸣叫 D、蜻蜓点水
  • 8. 蜜蜂家族在产卵前都会筑巢,矿蜂把巢筑在泥土中,木匠蜂在枯木上打个小洞,采棉蜂在芦枝上做个小棉袋……以下关于蜜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蜜蜂筑巢和产卵的行为都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B、蜜蜂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不同的蜜蜂筑巢方式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蜜蜂适应空中生活的运动方式是飞行和跳跃
  • 9. 动物行为复杂多样。下列行为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是(  )
    A、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 B、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 C、遇到危险时母鸡会保护小鸡 D、经调教的小狗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 10.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鳄蜥是2021年我国特种邮票中的大明星,如下图。小鳄蜥一出生就会攀爬、游泳,这属于(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繁殖行为
  • 11.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C、大山雀偷喝牛奶 D、黑猩猩钓取白蚁
  • 12. 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小鼠走迷宫、小鸟喂鱼 B、菜青虫取食白菜、蜘蛛结网 C、黑猩猩钓取白蚁、孔雀开屏 D、小狗算算术、老马识途
  • 1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蛙鸣作用最相似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 D、螳螂捕蝉
  • 14.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C、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慢慢消退
  • 15. 如下表列举了部分动物的相关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动物 

     
     

     主要运动结构 

     
     

     主要运动形式 

     
     

     生活环境 

     
     

     A 

     
     

     蜜蜂 

     
     

     翅 

     
     

     飞行 

     
     

     空中、陆地 

     
     

     B 

     
     

     家燕 

     
     

     翼 

     
     

     爬行 

     
     

     空中、陆地 

     
     

     C 

     
     

     鲫鱼 

     
     

     四肢 

     
     

     游泳 

     
     

     水中 

     
     

     D 

     
     

     蜥蜴 

     
     

     足 

     
     

     爬行 

     
     

     水中 

     
    A、A B、B C、C D、D
  • 16. 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 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 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 17. 晓君家里养的宠物狗每天都到固定的地点大小便,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定点排便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狗定点排便行为的形成与大脑无关 C、狗定点排尿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D、狗的排尿反射只需要泌尿系统参与完成
  • 18.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2021年我国有12个省份遭到了红火蚁的入侵。红火蚁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火蚁属于昆虫 B、红火蚁依靠声音和动作来通讯 C、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 D、缺乏天敌是红火蚁在我国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 19.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先生的一幅国画名作,画中只有几只活泼的蝌蚪,却不见青蛙,“蛙声”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陆地生活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 C、青蛙是变态发育 D、青蛙鸣叫是一种防御行为
  • 20. 下列动物的行为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传粉 B、乌贼喷墨 C、飞蛾扑火 D、蚂蚁搬家
  • 21. 2021年12月,“离家出走”的亚洲象回到西双版纳,这是一种社会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象的群体生活有利于防御敌害 B、亚洲象仅通过声音传递信息 C、该象群的迁移不会影响其它生物的生活 D、群体生活的动物都有组织、分工和等级等重要特征
  • 22. 西西在院子里发现了“蚂蚁筑巢”。蚂蚁这一行为的获得途径与下列动物行为相同的是(  )
    A、乌贼喷墨 B、警犬破案 C、老马识途 D、鹦鹉学舌
  • 23. 受过训练的缉毒犬能从众多行李中找出毒品。缉毒犬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攻击行为
  • 24. 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鲨鱼——由于 B、猎豹——奔跑 C、袋鼠——跳跃 D、鸵鸟——飞行
  • 25. 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叫声,其他猴随之做出不同反应,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B、不同叫声都是先天性行为 C、不同的叫声起信息交流作用 D、该猴群内部有明确分工
  • 26. 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一块骨骼肌就可以独立完成某种动作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 27. 下列现象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蜻蜓点水 C、小老鼠走迷宫 D、孔雀开屏
  • 28.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大山雀偷喝牛奶 B、孔雀开屏 C、蜘蛛结网 D、公鸡报晓
  • 29.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蜘蛛结网 C、老马识途 D、金鸡报晓
  • 30. 2022年5月,在新疆博州精河县附近发生了盘羊群遭雪豹攻击的事件。一只盘羊逃跑时掉队,可能的原因是受到惊吓未能接到羊群首领发出的信号,出现了迷路状况。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盘羊具有(  )
    A、 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会行为 D、攻击行为
  • 31.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学习行为越简单,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动物的一系列行为有利于它们生活和繁殖后代
  • 32.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鹦鹉学舌 C、蚂蚁觅食 D、蜜蜂筑巢
  • 33. 重庆被观鸟爱好者誉为“鹰飞之城”,每年五月、十月都有大量鹰、隼等猛禽从重庆上空飞过,这是猛禽的迁徙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B、研究鸟类迁徙行为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 C、猛禽的迁徙行为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D、猛禽的迁徙行为是经过人们训练后获得的后天学习行为
  • 34.  婴儿刚出生就会吃奶,这属于下列哪种行为(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二、判断题

  • 35.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只存在于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    

三、填空题

  • 3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狗作为大众喜爱的宠物,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少困扰。例如因狗主人管理不善,致使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狗具有领地意识。人一旦走近它,“侵犯”了它的领地,一些烈性狗就会狂吠甚至咬人,从行为的功能特点分析,这属于行为。
    (2)、人被狗咬伤后,如果出血,说明至少伤到了皮肤的 , 破环了人体的第道防线,狗携带的病毒就可能侵入人体,使人患狂犬病。
    (3)、被狗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疫苗作为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 , 从而起到防御作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4)、狗经过训练也可以为人类服务。训练狗的过程实际是帮助狗建立反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重要条件是食物与无关刺激的
  • 37. 白蚁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蚁后专职产卵,蚁王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觅食等工作,兵蚁专司保卫。由此说明,白蚁具有行为。
  • 38.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 39.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描述的行为属于

四、综合题

  • 40. 大熊猫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为世人所喜爱。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发布了患上“白化病”的大熊猫照片。图甲为“白化病”大熊猫遗传图解,图乙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大熊猫模仿人类荡秋千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分析,属于行为。
    (2)、图甲可以推测出大熊猫“白化”这一性状是由(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子代“白化”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用A、a表示),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正常大熊猫的概率是
    (3)、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它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4)、图乙染色体的组成中,(填序号)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新鲜马粪中含有两种“抗冷分子”。大熊猫用马粪“洗澡”,增强抗寒能力的这种变异属于的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 41.  20世纪初叶,美国凯巴伯森林里约生存着4000头鹿,为了保护鹿群,总统罗斯福下令杀狼保鹿。一段时间内鹿群数量猛增,到1924年甚至高达10万头,但病鹿壮鹿杂居,素质日下。庞大的鹿群疯狂啃噬灌木、小树,最后是大树树皮,原本茂盛的森林被一扫而光。森林被毁了,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到1942年仅存8000头,且多是病弱残鹿。不得已,当地居民又把狼请了回来……请据此分析作答: 
    (1)、写出重新引入狼之后,该森林中的一条食物链:。 
    (2)、狼吃掉的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鹿,捕捉能力弱的狼也因无法获得食物而被淘汰。狼与鹿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3)、在森林中,狼可依据鹿发出的气味追捕猎物,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作用。 
    (4)、重新引入狼之后,鹿的种群数量减少,植物和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加。从生态系统结构角度分析,这些变化导 , 使得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到恢复。 
  • 4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的形象典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莲的细胞结构中,指挥和控制着细胞膜把有些物质甚至是有害物质挡在细胞外的是。 
    (2)、荷花是荆州市的市花。荷花的结构中,能够发育形成种子“莲子”的是。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与蜻蜓相比,莲的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 

     ②与莲相比,蜻蜓能够运动。蜻蜓的运动器官是。 

    (4)、藕是莲的根状茎,储存着丰富的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荷叶合成这些有机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用式子可以表示为。 
  • 43. 《黄帝内经》有云“诸血者,皆属于心”,由此可见心脏的重要性。下图是人体血液在心脏和肺之间的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属于行为。
    (2)、图中④表示 , 结构②的功能是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若某人因溺水而自主呼吸停止,病人肋骨间的肌肉和不能收缩和舒张,此时需要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后,病人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血管③。

五、实验探究题

  • 44. 为助力乡村振兴,资阳的安岳和乐至县,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蚕桑基地建设。蚕的食物主要是桑叶,兴趣小组同学对蚕取食桑叶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

    实验用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该实验选②而不选①来源蚕的理由是

    (3)、该实验的变量:
    (4)、每一组蚕的数量最好选择10只而不是1只的理由是
    (5)、实施计划:(略)。

    得出结论: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

  • 45.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
    (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 , 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六、资料分析题

  • 46.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 月,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占地面积约1.46万平方公里,以重点保护野生东北虎、东北豹而命名。目前,吉林省境内共有野生动物4 900余种,野生植物4000余种,包括东北虎(A)、东北豹(B)、金雕(C)、梅花鹿(D)、紫貂(E)、白鹤(F)、史氏蟾蜍(G)、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以上。这些野生动物旗舰物种成为美丽吉林的生态地标,反映了吉林省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1)、请写出上述表解中序号对应的内容:①;②
    (2)、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吉林省境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的多样性。
    (3)、东北虎、东北豹出生就会吃奶,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行为。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作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