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3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在肾内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①—④表示肾内的有关结构。请据图判断重吸收作用发生的位置是(  )

    A、 B、 C、 D、
  • 2. 下表为某人尿常规化验结果中的几项指标数据,据此判断此人肾脏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红细胞

    蛋白质

    尿素

    无机盐

    +

    +

    96

    1.8

    1.9

    注:“+”代表超过标准值       (单位g/100mL)A.肾动脉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 3. 结合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选择描述正确的是(  )

    A、a、b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B、肾单位由a、c、e组成 C、血液流经c时血液中只有血细胞不能进入到d中 D、原尿流经e时,部分葡萄糖、全部的无机盐、大部分水等被e重新吸收
  • 4.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大部分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  )
    A、 B、葡萄糖 C、大分子蛋白质 D、无机盐
  • 5. 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过程,数字序号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⑤处尿素浓度相对最高的是⑤ B、a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C、正常情况下,全部的水和葡萄糖都会被重吸收进入③ D、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对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有重要作用
  • 6.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相互关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器官生理活动或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器官A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在吸气时,吸入肺的是氧气, B、器官B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静脉血流进,动脉血流出 C、器官C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均需消化才能吸收 D、人体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器官D排出,还可以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
  • 7.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若b为肾脏,则c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D、若b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 8.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B、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过滤作用 C、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D、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
  • 9. 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见下表,你推测其泌尿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             )

    项目名称

    检验结果

    正常参考值

    尿葡萄糖

    阴性

    阴性

    尿蛋白

    2+

    阴性

    镜检红细胞

    >30↑

    0~3

    注:“阴性”表示0或检测不到A.输尿管

    A、肾小管 B、膀胱 C、肾小球
  • 10. 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1.5升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过滤作用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11. 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重新吸收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 12. 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曲线图和人体泌尿系统有关结构及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D时,营养物质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X代表物质的最终消化产物可以经过①过滤到肾小囊 C、正常情况下,b中浓度低于a中浓度的物质是尿素 D、若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一定是③
  • 13. 图是人体某些部位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①是肺静脉,流静脉血 B、③是小肠绒毛,其壁由一层肌肉细胞构成 C、健康人的④中含有葡萄糖、尿素 D、若⑥是下肢的小动脉,血液最先流回左心房
  • 14. 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健康人的肾小管能够全部重新吸收下列物质中的(          )
    A、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 15. 下图显示进入及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判断该器官(   )

    A、 B、小肠 C、大脑 D、肾脏
  • 16. 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的物质是(            )
    A、尿素 B、水分 C、蛋白质 D、无机盐
  • 17. 晓君家里养的宠物狗每天都到固定的地点大小便,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定点排便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狗定点排便行为的形成与大脑无关 C、狗定点排尿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D、狗的排尿反射只需要泌尿系统参与完成
  • 18. 如图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某人因肾脏发生病变,尿量比正常情况增加数倍,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患者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 

     

    A、 B、 C、 D、②①
  • 19. 李奶奶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推测是肾脏的(            )发生了病变

    A、[1]收集管 B、[2]肾小管 C、[3]肾小球 D、[4]肾小囊
  • 20.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远少于肾脏形成的原尿。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
  • 21. 正常情况下,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血细胞 D、蛋白质
  • 22. 下列生活实践措施及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表述准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实践措施

    生物学原理

    A

    我们应少喝水、少排尿

    尿液会带走大量水分,破坏体内的水平衡

    B

    患者可大量服用或注射抗生素

    抗生素杀菌效果好,不会导致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

    C

    教室里应适时打开门窗通风

    为同学们提供充足的氧气,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D

    无需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牙齿只起到切断、磨碎食物的作用,不影响食物消化

    A、A B、B C、C D、D
  • 23. 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发生重吸收作用的部位是(   )

    A、 B、 C、 D、
  • 24. 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描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B、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多 C、尿液与汗液的成分不同 D、正常情况下血液不含尿素
  • 25. 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与血浆相比,原尿中含量明显不同的成分是(   )
    A、尿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
  • 26. 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组成肾单位 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 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 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
  • 27. 尿液是在肾脏的肾单位中形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B、经肾小球重吸收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C、肾小管周围包绕着毛细血管网 D、原尿经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 28. 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尿液排出途径是①→②→③→④ C、人体排尿,不仅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是因为③的重吸收

二、综合题

  • 29.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把各器官、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物质A为食物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则A是 , 该物质运输到肱二头肌的过程中,最先经过图示心脏的[] ([               ]内填图中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2)、肺的换气过程中,物质B进入循环系统是通过原理实现的。
    (3)、血液流经肾脏时,②与①中的血液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 至少答出两种)。
    (4)、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部进行肺换气、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 。
  • 30.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完成各项活动,保护生命健康。下图是人体内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数字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生理过程。“[____]”内填数字)

    (1)、人体内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 , 进入血液,经过图中的[]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心脏壁最厚的是[],图中1和2、3和4之间有 , 能够防止血液倒流。血液中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成分是
    (3)、进行d过程时,膈顶部(填“上升”或“下降”)。氧气由肺泡处的毛细血管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的心脏结构是[]。
    (4)、图中f代表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管的作用;体内的代谢废物要及时排出,图中有条排泄途径。
  • 31. 周末小明和家人去赤峰红山湖度假区研学游,并记录了所见所感: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到红山湖游玩,看到了许多生物。图甲是我拍摄的红山湖美景,图乙是我绘制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我最喜欢划船,随着爸爸的号子,我用力摇动船浆,将船快速划出,紧张得脸都红了。下船后,我们来到了红山湖旁边的“农家乐”饭店,品尝了美味的铁锅纯鲢鱼、发面玉米饼…,今天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但我的心情也很复杂,红山湖水位线明显下降,湖周边还有一些旅游垃圾,有人说湖中生物也减少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应该好好保护红山湖,让这里山更青水更绿!

    结合所学知识和小明的记录,完成下列问题。

    (1)、鱼的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波动,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至少写出两个),图乙所示的食物网中,与浮游动物相关的食物链共有条。
    (2)、小明随着爸爸的号子声划船的过程中,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划船主要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是 , 此时小明的身体活动主要受到调节,也会受到调节的影响。
    (3)、玉米饼的主要原料是玉米面,它来源于玉米种子结构中的 , 在开花时节,经传粉、受精后,玉米花中的发育成种子的胚,玉米的花、果实、种子属于器官。在制作发面饼的过程中,为了使饼膨大而松软,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 , 微生物除了可以用于食品制作,与疾病防治也密切相关,如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够对抗由于引起的各种疾病,但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也有危害,比如(答一条即可)。
    (4)、鱼肉中蛋白质的终产物为氨基酸,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结合图丙写出两条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 氨基酸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后,再经体循环最终运送到组织细胞中的内被利用。人体在摄入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产生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 其中尿素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图丁用文字和箭头写出尿液的排出途径
    (5)、红山湖水位线明显下降,湖周边还有旅游垃圾,湖中生物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 ,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请你给当地居民或游客提出一条建议:
  • 32.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C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结构的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由(填图中字母)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系统的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
    (4)、各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系统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3. 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参与物质运输和细胞生命活动等。下图是某健康成年人一天24小时水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

    (1)、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水,主要在消化道的被吸收进入血液。
    (2)、血液由右心室→→肺部毛细血管网,其中一小部分水进入肺泡,经呼吸排出,大部分水回到心脏的
    (3)、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 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L,而排出的尿液约1.5L,大量的水通过的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
    (5)、人体中少量的水通过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体外。
  • 34. 下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图表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取自图中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单位:克/100毫升)

    主要成分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90

    8

    0.1

    0.03

    0.72

    98

    0.03

    0.1

    0.03

    0.72

    96

    0

    0

    1.8

    1.1

    (1)、表中的液体乙是 , 取自于图中[]
    (2)、导致甲、乙两种液体成分差异的原因是 , 导致乙、丙两种液体葡萄糖差异的原因是
    (3)、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分泌不足,从而导致含有葡萄糖。
    (4)、人体通过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还可调节体内的平衡,从而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 35. 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作用进入到2中形成的液体为 , 正常情况下,流经4后的液体与2中液体相比,最大的区别是。4中液体可作为农家肥,主要是因为该液体含有无机盐和等。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壁内,神经中枢位于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 36. 图甲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序号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字母a、b、c表示相关物质;图乙表示血液流经某血管时某物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口腔时,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 , 最终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c。 
    (2)、生理过程①②通过运动来完成。 
    (3)、图甲中三条排泄途径都能排出的物质是。 
    (4)、若图乙中AB段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处毛细血管时某物质的变化曲线,则与该物质运输有关的血细胞是。 
    (5)、胰岛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持续偏高,导致原尿中c分子不能全部被(填“肾小球”或“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形成糖尿。这类患者通常可采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该药物经静脉注射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 37.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因此我们每天需要摄入一定的淀粉等糖类物质。西西根据所学知识将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废物排出等生理活动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图中,乙表示器官等结构,甲表示乙周围的血管;①~③表示物质的进出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摄入淀粉后,可在乙结构中将其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此时图中①表示葡萄糖进入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填器官名称)。
    (2)、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输送血液的“泵”是(填器官名称)。
    (3)、在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填器官名称)。
    (4)、葡萄糖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若图中①表示原尿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乙重新吸收回到甲的方向,则乙可表示(填结构名称)。
    (5)、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和吸收、运输和排出等过程以及其他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各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
  • 38.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中的②④⑤构成了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根据表格中三种液体成分和含量的区别,可判断B液体是
    (3)、尿液的形成涉及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
    (4)、某人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推测图中的[④] 可能出现了病变。医生对他进行静脉注射后,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最先进入心脏的(填“右心房”或“左心房”)。
  • 39.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下图是人体的一些重要结构及生理活动,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赛前,为保证体育比赛时充足的能量供应,运动员早餐会食用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 , 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图I所示结构是与[A]过程相适应的,其相适应的特点是(任写一条)。
    (2)、比赛时,运动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通过[C]过程进入肺泡,再经[D]的气体交换过程进入血液,经过此过程,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最后经血液循环送达细胞利用。图Ⅲ所示结构是与[D]过程相适应的,其相适应的特点是(任写一条)。
    (3)、比赛过程中,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脏,通过图IV所示结构的[]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4)、为快速获取能量,运动员有时在赛前几分钟口服葡萄糖,葡萄糖经[A]过程进入血液后,流经图II所示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最后送到组织细胞被利用。
  • 40. 跳绳是初中学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序号表示器官或结构,字母表示系统)

    (1)、同学们听到下课铃声,纷纷拿着跳绳来到操场。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2)、食物中的是跳绳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该物质在图中的(填序号)被最终消化。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通过图中的(填字母)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3)、图中的②是 , 它能够缓冲跳绳时产生的震动,避免运动损伤。
    (4)、同学们在运动后及时补充的水分,有一部分在⑤内参与形成原尿,原尿再通过⑥的作用形成尿液。
    (5)、跳绳活动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 41.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和【D】的折射作用,在【】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反射。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3)、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
    (4)、三位“太空教师”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而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 42. 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国姑娘团结拼搏,第九次站上亚洲之巅!下图是女足踢球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过程中,女足姑娘们呼吸频率加快,外界气体被吸入肺部时,膈肌和肋间肌的状态都是(填“收缩”或“舒张”)。
    (2)、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结合,它随血液循环到达骼肌的途径是:肺→→骨骼肌(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尿素等废物经肾单位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调节了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4)、球员需选择最佳时机射门,调节她们射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5)、营养师为女足姑娘们精心搭配饮食,她们摄入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 , 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 43. 生物圈中各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和绿色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其中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心脏的腔,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1至10表示血管。

    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填字母)释放(填字母),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植物制造的葡萄糖通过③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脑。
    (3)、植物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a,经①过程进入肺泡,再进入5中的血液,经路径进入脑。(用图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4)、脑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b经②过程排出体外时,膈肌处于(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5)、脑细胞活动产生的多余水分,经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进入尿液,最后可被绿色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 44. 下图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表中的液体样品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表中数据(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图表回答: 

    样品

    成分

    A

    B

    C

    90

    98

    96

    大分子蛋白质

    8

    0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中肾单位由(填序号)等部分组成。
    (2)、图中④是一个血管球,与此连接的血管③内流动的血液是血。图中⑥内的血液与①内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含量(“增加”或“减少”),人体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除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也能由皮肤通过(填结构)排出体外。
    (3)、分析上表,液体样品B来自肾单位的[]。通过比较发现,液体样品B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这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结果。
    (4)、分析上表,液体样品C应该是 , 某人的体检报告显示该液体中出现了葡萄糖,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医生推测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45. 我市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举格局,要求各校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下图表示人体运动涉及到的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   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分解为 , 经过[①]作用进入血液, 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血液经过程②变成含氧丰富的 (选填“动”或“静”)脉血,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 , 再经(选填“肺”或“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内的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4)、如果运动过后口渴又没及时补充水分,此时肾脏中肾小管的作用会增强。
    (5)、运动不仅需要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系统和系统的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

  • 46.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其消化、吸收和利用影响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和等消化液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部分葡萄糖在细胞的中被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如果某人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但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异常。
    (2)、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我国科学家积极探索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将一种能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β细胞成功移植到糖尿病模型鼠中,进行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

    比较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发现,B组小鼠的血糖浓度A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但仍C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说明对于治疗小鼠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3)、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糖尿病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 , 使糖的摄入和利用维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