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10 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酵母菌制作腐乳(霉豆腐) B、用醋酸菌制作酸奶 C、多莉羊长得像供核母羊 D、“试管婴儿”在体内完成受精2. 我国利用外源DNA片段转化技术,培育出能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该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3.
研究将酿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 )
A、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酒精、二氧化碳、氧气4. 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 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5. 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超级鼠”的说法合理的是( )
A、都是在体外发育成熟 B、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参与 C、遗传物质都只有一个亲代 D、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二、综合题
-
6. 馒头是用小麦的面粉制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甲:2mL淀粉溶液+ 2mL唾液→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乙:2mL淀粉溶液+ 2mL清水→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丙:2mL淀粉溶液+ 2mL唾液→100℃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
(1)、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组对照实验。(2)、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3)、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 , 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4)、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构是。(5)、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既放人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蓝色最深的是时所取的叶片。7.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光照时间有关.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
各20只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
喂养普通饲料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组.(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同的下进行.(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技活动小组进一步研究每只产蛋鸡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与产蛋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据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产蛋鸡对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克/只•日.(5)、科技活动小组还发现,延长光照时间也可以提高产蛋率,原因是光照促进脑下垂体分泌激素刺激卵巢,促进卵的成熟和排卵.该生命活动调节是在神经调节和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三、实验探究题
-
8. 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提出的问题为?(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作用。(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 , 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4)、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废弃的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在垃圾分类中属于。(5)、黄粉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9.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医学价值,用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组别
小鼠类型
处理方式
A
健康的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B
糖尿病大鼠
灌服生理盐水
C
糖尿病大鼠
灌服山药多糖
D
糖尿病大鼠
灌服降糖药物
(1)、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2)、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鼠数量应该为只。(3)、根据图表信息,实验中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C组与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的重吸收作用。10. 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将编号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
组别
检测样品
甲
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乙
待测牛奶
丙
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丁
?
(1)、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2)、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3)、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那么丁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的鲜牛奶。若丁组实验结果形成 , 则说明消毒不能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4)、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发酵过程应该在条件下进行。四、资料分析题
-
1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8年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我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相关科研人员将雌性猕猴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并将之注入无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成胚胎后移入代孕母猴体内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产出。
(1)、克隆“中中”和“华华“的生殖方式属于(填“无性”或“有性”)生殖。(2)、猴与人的生殖系统基本相同,胚胎移入代孕母猴体内继续发育是在中进行的。(3)、哺乳动物免疫系统基本相似。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出现免疫排斥现象导致胚胎死亡,这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症。(4)、在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5)、下列能正确表示克隆技术的是( )。A、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