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3.2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吃了鱼和虾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等过敏症状,以下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过敏反应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过敏原 B、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C、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 D、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2. 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我们免疫功能过于强大时会出现自身免疫病 B、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过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D、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另一类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 3. 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d1(简称F蛋白)。请判断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B、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C、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 D、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均为蛋白质
  • 4.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不能特异性地识别病原体 B、④可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并彻底消灭病原体 C、过敏反应中,⑥可以由②和⑤增殖分化而来 D、若免疫功能过强,则可能导致抗体攻击自身物质
  • 5.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下列关于HIV与新型冠状病毒(均为RNA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类病毒的碱基都只有四种 B、两类病毒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C、组成两类病毒的元素在人体细胞中一定都能找到 D、两类病毒与人体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6.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攻击的对象。HIV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上述传播途径,HIV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 B、感染HIV后人体不能产生清除病毒的抗体 C、HIV增殖会引起人体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 D、由于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更易患癌症
  • 7.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下列有关HIV及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进行传播 B、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HIV C、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内环境的稳态失调 D、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8.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许多流感患者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可在一周左右时间痊愈,是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体内的流感病毒 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多,出现局部红肿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 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容易激动
  • 9. 如图表示HIV侵入人体后,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B、一年后机体对HIV的清除速度,低于其增殖的速度 C、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D、艾滋病人因为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
  • 10.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疾病,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传播,并可经母婴传播由母亲遗传给孩子 B、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既影响细胞免疫也影响体液免疫 C、艾滋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概率大幅提高,说明其免疫系统的监视能力大幅减弱 D、HIV感染者致死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感染或癌症,这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 11. 有研究显示,皮肌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肌炎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B、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没有淋巴因子和抗体参与 C、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类似 D、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皮肤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 12. 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B、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C、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不会引发哮喘 D、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释放来治疗哮喘
  • 13.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两条RNA单链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艾滋病患者可以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 D、艾滋病病毒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
  • 14. 科学家通过导入少量基因,将人体高度分化的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为可发育成身体组织的非成熟细胞,这种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极其相似,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神经细胞等人身上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被誉为再生医疗的王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PS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以上信息说明高度分化的成熟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利用iPS细胞的分化能力,有望成功治愈心脏类疾病 D、iPS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 15. 对于新冠病毒的预防,目前我国主要将病毒灭活之后作为疫苗进行接种,接种时一般会进行多针接种,即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或第三次接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预防接种有记忆细胞产生,过敏反应也有记忆细胞产生 B、注入机体的灭活疫苗,能够被巨噬细胞特异性识别,进而被摄取和处理 C、多针接种能够激发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有效提高疫苗的作用 D、再次或第三次接种时,应尽可能选择与初次接种时相同的疫苗产品进行接种

二、综合题

  • 16.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肿瘤抗原并进行清除,科学家对此展开了研究并获得如下资料:

    资料1:科学家发现T细胞中存在PD—1基因,其表达的PD—1分子分布于T细胞表面,并证实PD—1分子与其他分子作用后,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凋亡。

    资料2: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吞噬细胞表面的蛋白——PD—L1.在活化的吞噬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定量研究了PD—L1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清除,这一过程主要属于(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体现免疫系统的功能。
    (2)、分析A和B曲线,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PD—L1分子和PD—1分子均能抑制T细胞增殖,现有两种推测:①两种分子分别抑制T细胞增殖;②二者相互作用后发挥抑制作用。你支持哪一种观点。据图分析,请阐述你的理由
    (4)、结合已有知识及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人体内同时存在一些生理过程,才使得T细胞整体上维持平衡,维持T细胞平衡的生理过程有
  • 17. 器官移植容易引发免疫排斥反应,若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则可诱发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使供体器官在受体体内保持存活并行使正常功能。免疫排斥、免疫耐受均和T细胞有关。T细胞可增殖分化产生多种类型的淋巴细胞,包括效应T细胞、调节T细胞等。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个体的T细胞增殖分化得到的效应T细胞和调节T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2)、在免疫排斥反应中,效应T细胞引起供体器官细胞受损的过程是。根据题干信息,肝移植免疫耐受实际上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机体受刺激却不能引起免疫的现象。
    (3)、研究人员根据免疫排斥情况将肝移植接受者分为三类,并于移植一段时间后对接收者的肝组织进行检查,统计了效应T细胞和调节T细胞的数量,对比健康人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组别

    效应T细胞/个·mm-2

    调节T细胞/个·mm-2

    健康人

    9.0×102

    5

    发生慢性免疫排斥的肝移植接受者

    24.5×102

    0

    自发免疫耐受的肝移植接受者

    11.0×102

    50

    药物维持发生免疫耐受的肝移植受者

    13.0×102

    20

    已知调节T细胞不直接作用于移植器官,由表可初步推测,调节T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是

    (4)、科学家积极尝试通过不同途径解决人类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从免疫耐受的角度思考,试提出一种解决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思路:
  • 18.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 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