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13《湖心亭看雪》 同步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是日(gèng)定矣,余(ná)一小舟,拥(cuì)衣炉火 B、(sōng)沆砀(kàng dàng) C、惟长(t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jiè) D、有两人铺(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fèi)
  • 2. 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3.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  )
    A、拉余同/余强三大白而别 B、住西湖/上下十里间 C、是日定/湖中焉得有此人 D、下船/郡下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住西湖 B、余强饮三大而别 C、非丝非 D、一童子烧炉正沸
  • 5.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 B、拥毳衣炉火 C、是金陵人, D、湖中得更有此人
  • 6. 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湖中得更有此人
    (2)、湖中人鸟声
    (3)、一童子烧酒炉正
    (4)、舟中人两三粒而
    (5)、长堤一痕
  • 7. 下列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A、更有痴似相公者 B、见余大喜 C、是金陵人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8. 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淞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高度写实、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 10. 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君向潇湘我向秦。
  •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崇祯五年”采用年号纪年法,“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B、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C、“相公”是旧时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D、作者张岱,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山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 12.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
  • 13. 综合性学习。文人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是文化的孤独。请你参加“品味文人的孤独”专题学习活动。
    (1)、你认为谁是孤独的?请任选下面一人,写出对其“孤独”的理解。(形式不限)

    陶渊明    杜甫    苏轼    鲁迅

    屈原是孤独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他孤独的宣告。

    张岱是孤独的。隆冬深夜去湖心亭看雪,茫茫天地,余舟一芥,遗世而独立。

    (2)、下列诗词中,不属于表现文人孤独的一项是(   )
    A、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阅读理解(38分)

  • 14.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注释】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②见余喜        大: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甲]文用 , “相与步于中庭”,[乙]文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就把作者赏月、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
    (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5)、张岱《自题小像》有云:“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辞。联系课文的思想感情,你觉得张岱的《自题小像》中包含了他怎样的深意?请写出你的理解。
    (6)、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

    【注释】甲午指清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丁酉指清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余 乃 急 急 走 避 谓 余 为 西 湖 而 来 今 所 见 若 此 反 不 若 保 我梦 中 之 西 湖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雾凇沆砀”形容湖面上雪花水汽一片弥漫的情景。 B、“一芥”“两三粒”是虚写,给人一种朦胧苍茫的夜间观雪感受。 C、张岱梦中的西湖与他二十八年后见到的西湖,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D、“大喜”不但写出了客人见到“我”的惊喜,也暗示了张岱夜遇知己的高兴。
    (4)、赏析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作用。

    水,上下一白。

    (5)、有人评价张岱的作品是“痴人说梦”,结合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他的“痴”和“梦”的理解。